科普信息網

聽,“科普墻”會說話

發布時間:2022-02-21 14:58:14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姚麗萍

墻,也會說話,有聲科普墻,就在申城的一個小區里。

昨晚,盛大冬奧落幕,酷炫黑科技,讓人眼花繚亂。

上周,《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表決通過,即將在3月1日實施。

數字時代,萬物互聯。從有聲科普墻、炫酷黑科技到一部地方立法,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素養,貫穿其中,點亮科技之光——讓盛大奧運越發光彩奪目,也讓超大型城市最小治理單元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越發彰顯現代化氣息。

先看看,有聲科普墻。墻上,8張照片,8位“科創好少年”。每張照片旁,一只按鈕,撳一下,就聽見少年的聲音,歡快、明朗、自信、熱情洋溢——從垃圾分類、文明養寵、24節氣到疫情防控,頭頭是道,聽得人忍不住要贊一聲:好!原來,孩子們來科普,可以是這樣的!

有聲科普墻,在一個花園里;花園在春江小區;春江小區,在中山南一路上,距離打浦路隧道不遠。兩年前,這里沒有科普墻,花園也是亂糟糟。畢竟,40年的老小區,是到了該更新的時候。

40年老小區,要變“美麗家園”,需要科技含量,科創引領未來,怎么能少了孩子們群策群力!龍華居委就邀請孩子們參與了一場社區人工智能大賽。大賽落幕,出類拔萃的“科創好少年”,要為社區做貢獻。于是,40歲老舊小區煥然新生的成績單上,不僅有老樓裝電梯、直飲水進廚房、智能充電樁,更有嶄新花園里的有聲科普墻。從此,小區里,“科普之聲”就跟家家戶戶的鍋碗瓢盆交響曲一起,成了居家過日子少不了的“春江之聲”。

未來,在申城,有聲科普墻,不是“獨一份”?!渡虾J锌茖W技術普及條例》實施在即,用公眾容易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有法可依;科普進小區,動力、資源,更充沛。

老實說,阿拉市民一向是講科學、愛科學的。中國科協2021年發布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表明,上海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4.3%,繼續位列全國第一。

“第一”,也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立法調研說,在申城,不同人群的科普供給不夠平衡,特別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從內容到形式,還需多樣化。

科普“補短板”,怎么做?“雙減”背景下,條例明確要求建立健全課內教育和課外教育的銜接機制,科學素質納入中小學生綜合評價;同時,中小學校持續豐富科普形式,加大科普內容供給,每年組織參觀科技館、博物館、對外開放的實驗室,都是必修課。科普,除了課堂,各類公共場所和生態空間,無論公園綠地,還是生活小區,因地制宜來科普,都需要。

未來,在申城,有聲科普墻將出現在更多社區。黑科技,越來越炫酷,也將讓社區科普越發多姿多彩,就算一面有聲科普墻的設置,不拘一格,也是常態。

如果說,法治,為社區治理體系提供不可或缺的制度供給,源源不斷;科技,就為社區治理能力提供不可或缺的新工具,一樣源源不斷。

未來,社區的治理能力,達到什么水準?聽聽科普墻,說了什么話,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如果,科普墻上,常有“少年之聲”,恭喜你——你家社區,活力夠充沛!這,也是一種更高、更快、更強!

標簽: 科學技術 不可或缺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