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海雕、灰噪鴉、百慕大海燕、麝雉、安第斯神鷲、棕灶鳥……在上一期的介紹中,小自帶你認識了這6種神奇的國鳥。下面繼續隨小自一起來了解余下的6種吧。
秘魯:
安第斯動冠傘鳥(Rupicola peruvianus)
? Nathan Rupert / Flickr
秘魯沒有像其許多鄰國那樣選擇安第斯神鷲作為國鳥;相反,該國選擇了另一種以當地山脈命名的物種——安第斯動冠傘鳥。雄性安第斯動冠傘鳥是明亮的橙色鳥類,帶有厚厚的扇形羽冠;雌性則呈現柔和的棕色。該物種棲息于云霧森林之中。
安第斯動冠傘鳥的繁殖發生在公共的求偶場中,雄鳥在那里試圖吸引潛在配偶。他們的巢穴通常建在巖石和壁架上。
奧地利和愛沙尼亞:
家燕(Hirundo rustica)
? Chris Pague/TNC
如上文所述,奧地利將金雕視為國家象征,但他們也有一種國鳥:家燕。這種燕子也是愛沙尼亞的知名物種。這種叉尾鳥已經出現在郵票和貨幣上,成為愛沙尼亞和奧地利家喻戶曉的宣傳使者。
該鳥有在屋頂椽下筑巢的習性。家燕主要在北半球繁殖,目前已知的有6個亞種。
丹麥:
疣鼻天鵝(Cygnus olor)
? Mark Moschell / Flickr
1984年,丹麥將國鳥從云雀換成了疣鼻天鵝。疣鼻天鵝在北美和其他地方可能是具有入侵性的外來物種,但它們在丹麥可是土生土長的本地物種。
安徒生的《丑小鴨》中使疣鼻天鵝聞名于世。與其他國家一樣,丹麥通過進行民意調查做出了這一選擇。
伊拉克和巴基斯坦:
石雞(Alectoris chukar)
? Sergey Yeliseev / Flickr
石雞原是中東和南亞的本地物種,也是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的國鳥。但它們現在已廣泛分布于美國西部、夏威夷、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歐洲部分地區以及新西蘭,亦被稱為美國鷓鴣。
這類肥碩的鷓鴣適應干燥的巖石棲息地。對它們來講,逃跑跟在飛行中沖刺一樣頻繁。 石雞(chukar)這個名字是基于這些像雞一樣的鳥類發出的咯咯聲。該名字最早的參考文獻是梵文,可追溯到公元 250-500 年。
在繁殖季節,雄性石雞有時會在伊拉克被當作斗雞飼養。在它們的原生范圍內,石雞正因雜交而面臨著基因丟失的危機。
馬來西亞:
馬來犀鳥(Buceros rhinoceros)
? AbZahri AbAzizis / Wikimedia Commons
馬來西亞有 10 多種犀鳥,但最能夠代表沙撈越州和整個國家的是馬來犀鳥。該鳥同時也被印在馬來西亞林吉特貨幣上。
為了支撐它們巨大的喙,馬來犀鳥有兩個融合的上椎骨。鳥嘴上的盔甲結構被認為是用作聲學放大器——用來在茂密的雨林植被中更廣泛地傳播聲音。盡管大多數犀鳥物種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研究人員還是希望將它們當作傘護種來維護森林健康。
英國:
紅胸鴝(Erithacus rubecula melophilus)
? Wikipedia
紅胸鴝又叫紅襟鳥、知更雀,是歐亞鴝(Erithacus rubecula)的英國亞種。這種小型鳴禽很好識別,自臉部到胸部都呈紅橙色,與白色的下腹部對比鮮明。
英國人十分喜愛紅胸鴝。20世紀60年代,在《泰晤士報》公布的一次投票中,紅胸鴝被選為英國的非官方國鳥。2015年,在鳥類觀察家大衛·林多(David Lindo)組織的一次民意調查中,紅胸鴝再次被選為英國國鳥,獲得了34%的最終選票。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