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實習記者 顧言午 通訊員 朱諾)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暴露于噪聲的機會和強度大大增加,噪聲性耳聾的發生率目前仍在增加。噪聲性聾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不容易早期被人們所認識,同時,噪聲性聾屬于感音神經性聾,一旦發生,難以逆轉,目前對噪聲性聾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而防止噪聲性耳聾的發生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什么是降噪?
降噪,顧名思義,就是降低噪音對人們的影響。南京市第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王玉紅談到,生活中,噪聲暴露的機會越來越多,工作和個人娛樂環境中的噪聲暴露都有可能導致噪聲性聽力損失,因此噪聲防護不僅僅是強噪聲暴露行業從業人員的關注,也應當引起每一個人的重視。
強噪聲暴露行業從業人員,要格外注意聽力保護
王主任談到,每年醫院都會接診大批的因職業噪聲引起的聽力下降患者,他們因為在一線長期工作,聽力忽多忽少的出現了問題。強噪聲暴露行業的噪聲防護,應為工作人員提供個人防護器具,常用的防護器具包括隔聲耳塞和耳罩。還有長期暴露于機艙噪聲的飛行人員應當考慮使用消聲耳罩等。做好職業防護、定期檢查聽力。
降噪耳機真的有用嗎,是不是智商稅呢?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了許多“降噪耳機”,對于降噪耳機是否有用的問題,王主任強調,除去疾病導致的聽力損失,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是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這種聽力下降通常由耳蝸內的毛細胞受損引起。如果長期暴露在噪聲中,就會導致毛細胞受損,進而聽力下降。因而無論“降噪耳機”如何,降低耳道中的噪音,才是保護聽力的王道。
即使是降噪耳機,耳機里的聲音輸出水平過高也有可能損傷聽力。據報道,近五成降噪耳機降噪量不足,這些“偽”降噪耳機,難以對聽力起到保護作用。
佩戴耳機“宜短、宜低”
王主任建議,佩戴耳機時間宜短,音量宜低,尤其當你出現短暫性或長期耳鳴后應及時停止佩戴耳機,并及時至正規醫院就醫,測試聽力以便發現隱形聽力損失,做到早重視、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