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普之翼 | 科學辟謠之睡覺篇

發布時間:2022-03-03 11:06:08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流言標題一:打呼嚕是睡得香

流言:“瞧你昨晚睡得真香,呼嚕聲震天響!”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對話,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呼嚕聲越大,睡眠質量越高!

真相解讀:打呼嚕不僅不是睡眠質量好的表現,反而會傷害身體,影響健康。打鼾在醫學上是一種常見的病癥,叫做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是指響亮鼾聲、短暫氣喘及持續10秒以上的呼吸暫停交替組成,呼吸暫停,口鼻氣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甚至會遇到幾十秒都沒有呼吸。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呼吸暫停,會導致血中氧氣減少,而長期缺氧會影響大腦的功能。長期打呼嚕的人可能會影響記憶力,也有人會出現晨起頭痛、脾氣暴躁等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引發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甚至還會引起夜間猝死。當發現有嚴重的呼吸睡眠暫停的癥狀時,要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診斷治療。

流言標題二:睡眠中突然抽搐一下,可能有猝死風險

流言:您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迷迷糊糊快要睡著的時候,忽然全身劇烈抽搐一下,感覺像是從很高的懸崖上不受控制地往下墜,接著整個人就驚醒了。網上對此解釋不一,其中不乏諸如“靈魂出去玩了,抽搐的一下就是靈魂回來了”“大腦發現你陷入深度睡眠太久,以一種‘自救’的方式將你從猝死邊緣拉回來”“身體出了大問題,要猝死了”之類令人后怕不已的說法。

真相解讀:這并不是“猝死”的信號。這種現象叫作“睡眠驚跳”,亦稱“入睡抽動”或“睡眠肌陣攣”。睡眠驚跳不會讓生命受到威脅,但會干擾我們的睡眠,影響睡眠質量。出現“睡眠驚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睡眠質量:①學會放松,緩解壓力;②適當鍛煉,睡前遠離電子產品;③多喝溫水,少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④補鈣;⑤睡前泡腳、按摩。總之,在生活中出現“睡覺時抽搐一下”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太過擔心。

編輯/郭雨倩 崔路偉

主編/張學志

監制/于國占

標簽: 呼吸暫停 迷迷糊糊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