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婦幼科普丨你家小寶“達標”了嗎?

發布時間:2022-03-18 17:21:16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實習記者 顧言午 通訊員 楊晶)養個娃好難,不光要讓他吃飽穿暖,還要時刻關注他的身心健康。

是啊,有時跟她玩躲貓貓,她總是對我們愛理不理,真不知道她對什么感興趣……

我家“熊孩子”要這么乖就好了,每次出門玩,他老會欺負其他小朋友,為了這事別人家長沒少找我,哎!

這可能是孩子的社會情感發展沒“達標”。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有著相對應的社會情感能力表現。

社會情感發展是指個體能夠認識并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在不同環境中識別不同人的情緒狀態并作出相應的反應,以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的能力。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蔣佶穎老師列舉了0-3歲孩子社會情感發展參考標準,快來看看自家孩子是否“達標”了吧。

# 0-3個月大的寶寶:

能看清距離自己的臉約33厘米范圍內的物體

被熟悉的大人安慰

積極回應觸摸

抱起時很安靜

聽聲音

回應社會刺激時微笑并表現出愉悅

# 3-6個月大的寶寶:

給予溫暖的微笑和歡笑

識別人臉

傷心時哭泣尋求安慰

通過揮動手臂和腿來表現興奮

根據兩個人的外觀、聲音或感覺來注意他們之間的差異

對著鏡子里的自己微笑

喜歡看其他嬰兒

注意自己的名字

大聲笑

# 6-9個月大的寶寶:

表達幾種不同的清晰情緒

玩躲貓貓之類的游戲

對丟失玩具表示不滿

當你和Ta說話或做手勢時回應你

開始了解你的不同情緒(例如,當你以憤怒的語氣說話時,Ta可能會皺眉)

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現出更多的安慰,在陌生人面前表現出焦慮

可能通過吮吸拇指或拿著特殊的玩具或毯子來安慰自己

注意:9個月大的危險信號:

對聲音沒有反應

沒有以你期望的方式微笑或回應你

避免密切接觸或擁抱

在晚上很傷心

似乎無法自我安慰或平靜自己

對躲貓貓之類的游戲不感興趣

# 9-12個月大的寶寶:

看到父母的臉、自己的玩具或鏡子時表現出幸福

能分辨家人的陌生人,家人離開時會哭泣

能回應他人的關心,有社交期待和簡單的回應

理解簡單的指令,例如“不可以”“給我”

回應喚名,當呼喚孩子的名字時,有眼神的回應

模仿你的一些動作(例如揮手、假裝打電話)

對新情況感到恐懼

理解“不”這個詞,但不會總是服從

注意:12個月大的危險信號:

對同齡的其他孩子沒有興趣

不會像你期望的那樣回應你

很難等待自己想要的東西

對日常生活、食物、衣服等非常嚴格

與他人的目光接觸有限或短暫

不會模仿你的任何動作

當你叫Ta的名字時沒有反應

當你試圖展示某事或引起對某事的注意時,Ta沒有注意到你

不會在追逐或躲貓貓等簡單的回合制游戲中輪流

# 1-2歲的寶寶:

在鏡子中認出自己或拍照,并對自己微笑或做鬼臉

開始對就寢時間和其他要求說“不”

模仿大人的言行(如家務)

理解單詞和命令,并做出回應

擁抱親吻父母、熟悉的人和寵物

把東西“展示”給其他人

開始在家里提供幫助

當自己不是關注的焦點時開始感到嫉妒

容易表現出挫敗感

可以在另一個孩子旁邊玩耍,但直到3-4歲才真正分享

可以一個人玩幾分鐘

對日常生活的變化做出反應

分享一份食物

發展一系列情緒(可能會發脾氣,通過咬人表現出攻擊性等)

開始通過更喜歡嘗試“自己”做事而不需要幫助來主張獨立性

注意:2歲時的危險信號:

不模仿別人

不斷地從一項活動轉移到另一項活動,并且無法在短期內停留在一項活動中

需要持續關注才能參加某項活動

對其他孩子沒有任何興趣

不向其他人“展示”東西

對常規非常“死板”,當它們改變時變得非常不安

太被動,不想嘗試其他同齡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非常難以等待Ta想要的物品

# 2-3歲的寶寶:

對想要的東西保持自信,對成人的要求說不

開始表現出對自己感受和他人感受的意識

情緒快速變化

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更多的恐懼(例如黑暗)

變得害羞,可能會開始發牢騷

可能很容易變得好斗和沮喪

不想變化

想要獨立,但還是需要父母的保障

需要一個有序的、可預測的例行程序(即:與父母告別時)

觀看其他孩子玩耍,并短暫加入他們

保衛自己的財產

開始玩“房子”

開始更容易與父母分離

開始對其他孩子表示同情(回應他們的感受)

注意:3歲時的危險信號:

對“假裝”不感興趣

很難與你分開

沒有開始或回應與其他孩子的簡單互動

表現出異常的攻擊性

表現出極大的恐懼,會干擾日?;顒?/p>

對例行公事極為“死板”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

0~12月齡

回應式照護:了解孩子,并與家庭其他照顧者建立開放一致的關系。

支持孩子的發展技能

情感的聯結:如擁抱親吻,保持耐心。

提供安全和保障:“安全大本營”,建立常規等。

12~24月齡

幫助孩子學會以健康、適當的方式解決沖突:如在孩子玩耍時提供引導和示范,分散注意力等。

支持孩子發展技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問題解決者,贊美過程,而不只是結果。

提供安全和保障:“安全大本營”,建立常規等(注意過渡時期)。

24~36月齡

幫助孩子了解Ta的感受:通過游戲幫助孩子探索自己的感受,細心觀察,識別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以適合年齡的方式表達Ta的感受。

使用語言來描述感受和經歷

鼓勵早期友誼:互動玩具的選擇,嘗試鼓勵同理心。

讓孩子主導游戲

支持孩子發展技能:體諒挫敗感(即接納情緒),多給建議而不是指導,適當的幫助,贊賞過程而非結果。

幫助孩子學習以健康、適當的方式解決沖突:簡單化的回顧事情,指出行為后果,反思。

解釋限制和懲罰的原因

標簽: 幫助孩子 危險信號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