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邱添
晚上七點五十,醫院大廳的燈已經關閉,只有會診室明亮依舊,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架相機,工作人員婉茹正忙著調試電腦,十分鐘后這里將變成一個科普直播間。相較第一次直播的緊張,現在周俐君醫生面對鏡頭已非常從容。
2022年3月12日,由成都八大處醫療美容醫院(以下簡稱“成都八大處”)推出的直播節目《整對了嗎》第200期節目在晚八點準時上線,醫院微創美容科副主任醫師周俐君在直播中帶來了《再生材料vs傳統填充材料,該怎么選》的分享,僅在某視頻平臺,就有超過1.2萬人觀看直播,創造了該節目在該平臺的歷史記錄。
周俐君醫生在直播間回答網友提問
隨著消費者了解醫美的渠道越來越豐富,信息過載與碎片化也越來越嚴重,導致信息真假難辨。2020年2月20日,《整對了嗎》全網首播,兩年全網總觀看量超過1200萬次,成為成都八大處乃至全國醫美行業專業科普的閃亮名片。數據背后,也是成都八大處堅持“讓醫美更透明”一以貫之的努力。
信息時代
用“直播”消解信息誤差
來自某電商平臺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超八成大眾人群對醫美接受度較高,完全不能接受醫美的受訪者大幅下降,預計到2022年醫美用戶規模將超2000萬人。中信建投研報預測,2024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中長期看,仍有5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顏值經濟”下,是否安全成為消費者關心的首要問題。這些年,關于醫美行業事故的新聞不絕于耳,醫美行業資質良莠不齊、合法醫師占比低,廣告夸大宣傳、人員專業素養欠缺等亂象,讓醫美市場產生諸多糾紛。根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平均一年有20000起由于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
“導致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消費者對醫美的認識還比較粗淺,容易受騙上當。”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八大處整形醫院)前院長、四川中科形美醫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祁佐良說,“為什么要提出來‘讓醫美透明’,就是針對一些被隱藏起來的、不透明的現象,我們強調要透明。而八大處品牌自建立以來,就明碼標價,作為消費者可以選擇做和不做,選擇哪一級的醫生做,而不是被誘導。這也是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發展當中,需要引導的方向。”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前院長、四川中科形美醫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祁佐良接受采訪
盡管一些醫院也在嘗試諸如醫美常識的科普、誤區的糾正、及時的辟謠,但是這樣的科普很容易被稀釋在海量的信息中,祁佐良認為,當前國內醫美知識的科普中存在著系列問題:第一,沒有系統的科普;第二,科普不夠規范;第三,醫美知識的宣傳科普力度還不夠,媒體和機構都有必要提高醫美知識的全民普及。“我希望八大處醫療美容這個品牌,不僅僅是做醫美服務,能夠為行業樹立一個榜樣,樹立一個樣本,也是我們追求的重要內容。在醫療美容知識的科普中,我們也能做成一個有系列的,有規范的,比較標準的科普,供消費者查閱和閱讀。”
突破200期
微創、皮膚美容類直播熱度最高
2020年初,正值新冠疫情暴發,醫院受到影響停擺,線下面診全部轉為了線上問診。“那時候,線上咨詢的人很多,我們就產生了一個想法,把病人的問題綜合起來,做成科普把我們的聲音傳播出去。”成都八大處執行院長唐勇接受采訪時說。
成都八大處醫療美容醫院執行院長 唐勇接受采訪
而一路走來,《整對了嗎》已成為成都八大處構建醫美知識科普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直播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3月12日,《整對了嗎》播出總共200期,全網總觀看量超過1200萬次,互動數超過2100萬次。醫院內參與直播的專家達41位,包括本院專家32位,北京總院專家9位。
往期直播畫面
從直播內容分析,則以微創、皮膚美容類項目的相關直播熱度最高,其中膠原蛋白、刷酸、玻尿酸、光子嫩膚、水光針等熱門輕醫美相關主題的直播討論度最高。同時,求美者對面部抗衰、美白淡斑、血管性疾病(紅血絲)的治療、痤瘡治療、敏感肌修復等問題表現出更多的關心。
此外,“大手術,選八大處”的求美者認知,在直播中也得到了印證。如:吸脂及脂肪填充、隆胸、隆鼻等整形外科項目的相關直播,在北京八大處巡診/下基層專家、成都八大處常駐專家的權威科普下,也頗受消費者關注。
從第一期直播開啟后,權威醫美科普直播的步子越走越穩,甚至火到國外。唐勇表示,“在做直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止成都,四川省,全國各地,甚至海外都有人關注,觀眾的反響比較好,說直播很有質量,希望能夠繼續播下去。”
《整對了嗎》
不變的內核:讓醫美更透明
在萬物皆可直播的背景下,醫美直播也日漸興起,不少醫美機構成為入局者。然而脫胎于網紅直播間的醫美直播,帶貨成了主要目的,商品包括從幾百元的體驗項目,如脫毛,到價格上萬元的項目,如熱瑪吉等,醫生依舊缺位,消費者依舊面臨著效果不達預期、機構亂收費、使用水貨/假貨等問題。
“那時候的醫美直播不是發券就是現場下單賣產品,短期內業績提升,但對消費者和醫院來說,僅僅是一個短期變現的過程。”作為成都八大處新媒體項目ip組組長,李雅量表示真正的好醫院和好醫生原本就不缺客戶,更不需要靠直播引流和成交。因此八大處“不帶貨,純科普”也成為《整對了嗎》始終奉行的準則和不變的內核。
然而這樣不討巧的節目,在四川甚至全國都很難找到可以參考的對象,李雅量回憶起兩年前直播的場景,“大家都希望開一個好頭,擔心沒人看,焦慮直播間冷場,第一期的時候,特意做了背景板,非常正式,甚至被觀眾吐槽,有距離感。現在我們的直播畫面更輕松。”
堅持高質量的付出,也收獲了多數人的認可。當被問及“未來如果再做兩百期,還有信心嗎?” 李雅量笑著說,流程上問題不大,選題上有點困難。
事實上,不僅消費者獲得了知識,唐勇直言,“有些醫生平時不太會說話,尤其是面對鏡頭的時候,現在好多了。”成都八大處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田孝臣也坦言:“其實每次在直播科普的過程中,不僅僅把知識傳遞給客人,我們也會豐富自己的想法或者理論,哪怕直播了一遍又一遍,這一遍總是比上一遍理解的更深一點,對醫生來講,就跟教學相長是一個道理。”
成都八大處醫療美容醫院 整形美容外科主任 田孝臣接受采訪
讓醫美更透明,這樣的構想注定需要在醫療服務上持續加碼。早在成立之初,成都八大處就沿襲掛號就醫的嚴肅醫療模式,堅持價格透明。去年,成都八大處又推出了“一鍵掃碼”查詢醫美醫療器械真偽的服務,為消費者構建起醫美安全的護城河。當邊界更清晰,規則更明確,互聯網與醫療碰撞出的新業態才能更健康地發展。
在醫美行業不斷規范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何讓消費者獲得真實準確的醫美知識?有責任和擔當的醫美機構均需要反思和正視。成都八大處勾勒出破局路徑圖,通過搭建包括《整對了嗎》醫美知識科普直播、《成都八大處》《八大處科普局》視頻號短視頻科普和以圖文科普為主的成都八大處官博賬號,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萬千消費者,引領著中國醫美行業的新一輪規范化之路。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