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普動起來 | 疫情居家體重飆升?飲食“十個一”建議請查收

發布時間:2022-04-01 17:12:01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紅網時刻4月1日訊(通訊員 唐露)疫情期間,很多人開啟了“居家模式”,缺少運動、甜品吃得多、作息不規律等原因,讓一些人開始發胖,這就需要重新評估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食物搭配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熱量過高、營養過剩?湖南省人民醫院消化營養科技師長、中國注冊營養師蔡華給出了“十個一”的建議。第一個一,1份糧食。要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每天攝入250-400g(5-8兩)的糧食,如米、面、雜糧、雜豆、薯類等,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色彩搭配,餐餐有主食。增加雜糧的比重,同等重量的雜糧比精細米、面的熱量和升糖指數低,而維生素與膳食纖維卻更豐富。第二個一,1個雞蛋。建議每天吃一個雞蛋,吃雞蛋不棄蛋黃。不吃雞蛋,可用1個鴨蛋或4-5個鵪鶉蛋代替。烹調方法:水煮雞蛋、蒸蛋羹、雞蛋湯,營養素損失不大,煎雞蛋在高溫下容易損失維生素B2,熱量高,故不宜常吃。第三個一,100-150克肉。包括豬肉、魚蝦、禽、畜肉等。食用頻次為沒有腿(魚蝦肉)大于2條腿(禽肉),2條腿大于4條腿(畜肉),需要注意的是,按食物多樣化原則,每種肉均需攝入。盡量多蒸煮燉,少煎炸,控制總量,切小塊烹制。第四個一,100克豆制品。大豆及制品含豐富的優質植物蛋白,還含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鈣和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素,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改善女性絕經期癥狀有好處。第五個一,1杯奶。奶類是營養成分齊全,容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且富含完全蛋白質和容易吸收利用的鈣。推薦每天1杯奶(200~250毫升)或相當于300g液態奶的奶制品,可選擇鮮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第六個一,1斤蔬菜。根據顏色的深淺,蔬菜可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深色蔬菜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和紫紅色蔬菜,具有營養優勢,富含β-胡蘿卜素,如菠菜、萵筍葉、西藍花、西紅柿、胡蘿卜、南瓜、紫甘藍等。每天至少吃3種新鮮蔬菜,每天攝入6兩-1斤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烹調技巧:先洗后切、開湯下菜、急火快炒、炒好即食。第七個一,1-2份水果。每天攝入1-2份(4-7兩)新鮮、時令水果,水果最好在兩餐飯之間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和含糖量低的水果混合搭配。含糖量高的水果包括棗、香蕉、荔枝、龍眼、甘蔗、芒果、菠蘿等;含糖量低的水果包括草莓、檸檬、楊梅、獼猴桃、李子、桃子、柚子等。第八個一,1份植物油??刂泼咳张胝{植物油量25-30克,使用帶刻度的油壺或油勺,做到量化用油,蔬菜可采用白灼、蒸、涼拌的方法,減少“炒”的頻率,動物性食材可用蒸、燉、煮的方法代替油炸、油煎,使用適量醋、檸檬、蔥、姜、蒜、辣椒、香菜、芹菜等調味品,讓菜品少油而口感更豐富。第九個一,1份鹽。控制每日≤6克鹽。避免隱性鹽(醬油、耗油、雞精等)攝入。第十個一,1500-1700ml水。足量飲用白開水,少量多次,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早、晚各飲1杯,其他日常時間里均勻分布,勞動或運動,大量出汗等條件下,應當相應增加飲水量。同時,要做到少量多餐、按時進餐、細嚼慢咽、少喝酒多飲水、先湯后飯、不吃飯桌剩下的食品、不吃過小的零食等,也應進行規律的體育運動,可采取爬樓梯或參加居家運動等,如:開合跳(60秒,2-3組);波比跳(15個,2-3組);深蹲(25個,3組);登山跑(25個、2組);原地小跑(60秒,3組);無繩跳繩(早晨空腹為宜)(10分鐘)。

標簽: 新鮮蔬菜 細嚼慢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