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普|剛剛公布!逛超市看到這些東西繞道走,別花錢買病回家!

發布時間:2022-04-14 07:33:30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什么美食在超市都能買到。

但有些口感很好的美食卻不是天然食物,而是“合成美食”,吃了不僅沒有營養,對身體也不好。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合成美食”吧!要是你全部吃過,那你運氣真是太差了!

1.火鍋丸子,營養價值極低

吃火鍋時,各式的丸子很受大眾喜愛,它們吃起來又香又鮮。但這些丸子并不是真的肉丸,大多數并不是用真的肉制作而成,而是用食品添加劑,淀粉制作而成。

就算有小部分是用的肉做的,也都是一些品質很差的肉,加上各種香精,才會聞起來很香。

試問這種添加劑超量的食物,大家真的能安心吃嗎?

2.人造海味產品,營養價值極低

魚丸、蝦丸、蟹棒等和火鍋丸子很像。以低價魚為原料經加工的人造海味產品,含有食用明膠、香精、色素、增白劑等十幾種添加劑。

這種合成的食物基本上和垃圾食品無異,盡量少吃。

3.希鯪魚,易引起消化不良

日料店常見的希鯪魚,是調味飛魚籽 + 醋漬青花魚壓合而成的人工產物,沒有魚天生長成這樣的。

雖然這2種食物營養價值頗高,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有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

4.人造奶油,導致心臟疾病

現在有很多蛋糕店使用人造奶油做出來的烘焙食品,價格很便宜,看起來也很誘人。

但“人造奶油”是把植物油變成固體,再加入防腐劑、香精、色素等等,來達到和天然奶油口感差不多的效果。

長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除了可能導致心臟疾病,還有可能誘發腫瘤。

5.人工合成肉食,可能致癌

超市、景區經常有各種人工合成肉食賣,像是火腿腸、培根、午餐肉等。因味道不錯且方便,很多人會購買。

但是這種食物都是用邊角肉和淀粉制作而成的,含肉量少不說還有為了延長保質期添加的防腐劑和添加劑。

另外,加工肉類吃太多還會增加腸癌風險。英國衛生部告誡大眾,紅肉和加工肉食日攝入量應控制在70g以下。

6.果味飲料,食品添加劑勾兌的

果汁≠果汁飲料,果汁中的原果汁含量高達50%以上,而果汁飲料只有10%到20%左右,剩下的主體成分是水和糖。

市面上還有一些“果味飲料”,甚至一滴果汁成分都沒有,只是食品添加劑勾兌出來的。

7.高湯,對身體造成損傷

高湯一般是用新鮮骨頭熬煮的。但現在很多商家為了降低成本都選擇用濃湯寶或者勾兌。

一個砂鍋,一個魚頭,幾種白色粉末或者一個濃湯寶,加水煮開,一鍋魚頭濃湯或者肉骨濃湯就出來了。

這里面加的白色粉末和濃湯寶,就是人工合成的添加劑,并沒有什么營養,甚至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傷。

8.肥牛卷、羊肉卷,碎肉粘合的

正常來說,肥牛、羊肉卷就是從一大塊牛、羊肉上片下來的肉,但是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肉卷都是合成的。

是散肉、添加劑和粘合劑一起加工而成,盡量少吃,對身體沒有多少好處。

9.酸奶,影響腸胃健康

很多人認為酸奶富含有益細菌,有助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消化,緩解胃腸道不適。

事實上,市場上購買的酸奶大多含有太多添加劑,有益細菌的含量也很低。

甚至還會加入一些人工色素以及化學物質,攝入過多反而會影響到腸胃的健康。

雖然不是所有餐廳、店面賣的這些食品都是如此,但我們在選擇食物的時候確實需要一些技巧。

吃對食物,就記住6個“一點”!

1、菜色淺一點

過分艷麗的菜色難免加了色素。以鮮榨果蔬汁來說,100%果蔬原料榨出的汁,顏色不會很鮮艷,很快會氧化變色。

尤其是久煮不變色的紅湯和辣椒醬等,可能非法加入了化工原料,千萬不要吃。

2、香味淡一點

自然之菜香,往往醇而不濃,久而不烈。剛上菜時香氣撲鼻,但香氣不持久,只有開始一聞出的頭香,沒有原料天然的持久香氣,這樣的菜一定加了香精、香料。

3、口味清一點

盡量少點過分香、鮮、辣的菜肴。菜肴中的鹽和味精盡量少些。食物原料各有其味,淡中有大味。要想菜的口味變濃很容易,可是要做到淡而有味就難上加難了。

4、品種雜一點

一是分散風險,二是均衡營養。

5、素菜多一點

現在大部分人點菜的比例是葷多素少,酒多飯少,油多湯少。結果是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根據膳食平衡原則,蔬菜、豆類制品要占總菜量的一半以上。少吃用油煎、炸的菜肴和點心。

6、總量少一點

少吃長壽,少吃安全。什么菜都吃一點,什么菜都少一點,不要因為喜好某樣菜而偏食多吃。許多風險都是偏食某種食物造成的。萬一吃到一種有毒的菜,吃的量少,毒性就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吃對食物,才能健康一生,這些醫生都不會吃的東西也要提醒家人朋友!希望大家都能吃好、吃對,才能吃出好身體!

標簽: 人造奶油 食品添加劑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