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我國最為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每年新確診的大腸癌患者達到了56萬人以上。
所謂大腸癌,其實是包括了直腸和結腸兩大部位癌變,其中以直腸癌的病發率最高,但是結腸癌的死亡率卻高于前者。
倒退到10年之前,我國大腸癌的發病年齡就是趨于老年化的狀態,越是超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病發率就越是會隨著年齡增長。
然而,近些年結腸癌卻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有相關研究調查顯示,結腸癌在50歲以下的人口中,發病率正在逐年升高。
那么問題來了,結腸癌為什么越來越年輕化,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遺傳方面
有相關的研究調查顯示,大腸癌有一定家族聚集和遺傳傾向。除了遺傳易感基因之外,還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直接關系,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下一代在20歲之前就可能會出現多發性腺瘤,腸道內甚至是會長出上百個腺瘤。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檢查、切除治療,未來癌變率幾乎就等于100%;
2、飲食方面
不得不說,近些年我國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和提高,這一點尤其是體現在了飲食上。之前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各種美味,早已經變成了家庭便飯。
但也正因如此,長期熱量攝入超標、長期進食大量紅肉、長期進食大量加工肉制品,不僅是造成了肥胖的出現,同時也增加了大腸癌的病發風險。有相關研究指出,越是BIM指數超標,患腸癌的幾率也就會越大。
既然如此,年輕人患腸癌,和老年人有哪些區別呢?
1、惡性程度方面
很多人都武斷的認為,年輕人身體素質比較好,遠遠超過了老年人,所以即便是患癌也容易戰勝癌變。
殊不知,有部分年輕人受到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的影響,身體早已經呈現出了亞健康狀態。相關研究指出,年輕人患結腸癌多是一些低分化的類型,惡性程度相對較高,預后效果較差;
2、發現即晚期
有很多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其實并不在意,而且結腸癌是一種非常善于偽裝的疾病,它的早期癥狀與腸炎、痔瘡、便秘等問題非常相似。年輕人往往會武斷的認為自己就是出現了這些問題,所以對癥狀沒有當回事。
且年輕人的耐受力多高于老年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影響到結腸癌的早期發現和診斷。我國臨床上,絕大部分年輕腸癌患者,都是在出現腸梗阻、穿孔等嚴重問題后才確診的,而此時,患者早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診治時機;
3、轉移方面
有相關的研究調查顯示,如果年輕女性患上了結腸癌,病情發展不僅相對較快,且更容易出現卵巢轉移。癌細胞侵犯卵巢的幾率,甚至是能達到12%左右。相反的,老年女性結腸癌患者,轉移率沒有這么高,轉移速度也相對較慢一些。
總而言之一句話,腸癌并沒有年齡界限,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會患上該疾病。所以,即便是年輕人,也不能放松對其的警惕性,如果近期有血便、腹痛、大便習慣紊亂等癥狀,就應當及時就醫篩查。
除此外,有腸癌或腺瘤疾病家族史、肥胖人群、有過慢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定期就醫進行腸癌篩查也非常必要。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