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霑蔬草白,天氣轉青高。
葉下和秋吹,驚看兩鬢毛。
養羞因野鳥,為客訝蓬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白露八月節》
白露,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
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
一般于每年公歷9月7~9日交節,
今年的白露是9月7日。
你知道什么是白露,
白露又有哪些氣候變化和物候現象嗎?
今天,
讓小金花帶你來了解一下!
一、節名含義
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二、氣象變化
白露是熱與涼分水嶺,代表著暑熱的結束。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
從白露節氣開始,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各地陸續開始進入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三、物候現象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將白露三候分為:“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一候鴻雁來: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在白露時節,鴻雁開始從北方飛到南方,
二候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
三候群鳥養羞:“羞”同“饈”,即美食。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四、傳統習俗
飲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它多了一些過火的味道,給人的感覺剛剛好。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吃番薯
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及多種礦物質,有抗癌、保護心臟、糖尿病、減肥等功效,中醫視紅薯為良藥,有“長壽食品”之譽。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俗。
標簽: 二十四節氣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