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熱聞】【愛輝科普】如何防止吐痰造成的新冠疫情傳播風險?

發布時間:2022-10-28 17:52:22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看似只是一個不經意間的小動作

實際上卻會造成新冠肺炎傳播風險

氣溶膠傳播!

什么是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

氣溶膠就像抽煙產生的煙霧一樣,懸浮在空中,久久不散,有時候即使看不到了,也能聞到煙的氣味就是這個原因。

據專家解釋:“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的過程中,從體內排出含有許多細菌和病毒的液體或飛沫,包括像新冠病毒肺炎這類呼吸道傳染病病原。痰和一些大顆粒的飛沫會沉降到物體、人體或地面上,一些小顆粒的飛沫會懸浮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如果某個人吸入了某病例咳嗽、咳痰或打噴嚏等產生的氣溶膠,則可能出現感染。”

小小一口痰,攜帶的病毒就可能造成疾病傳播。防控疫情,需要大家注意咳嗽禮儀、不隨地吐痰,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看到這里

想必大家都很關心

該如何防止吐痰造成的傳播風險?

被痰污染后應如何處理?

做好以下三點

遠離病毒

要點一:注意咳嗽禮儀,不隨地吐痰

出門時隨身攜帶口罩和紙巾。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遮掩口鼻,用過的紙巾及時包好后放入垃圾桶;沒有紙巾時,用手肘、衣物捂住口鼻。吐痰時吐到紙巾里,用過的紙巾及時包好后放入垃圾桶。

要點二: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在公共場所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避免接觸他人吐痰/咳嗽/打噴嚏時產生的氣溶膠;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接觸過公共場所物品后要及時洗手;要低頭避開咳嗽或者打噴嚏的人;盡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提高機體免疫力。

要點三:如果不小心被痰污染,怎么辦?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要隨時消毒,消毒時用有效氯為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凈。大量污染物,應當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蓋后用足量的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劑澆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分鐘以上,小心清除干凈。再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拖)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圍2米。處理污染物應當帶手套與口罩,處理完畢后應沐浴、更換衣服。

來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9-新冠肺炎疫情隔離醫學觀察和居家健康監測指南

空氣中是否有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因此,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與其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離的安全線。從這個角度講,在日常通風環境下,空氣中一般不會有新冠病毒。

關于氣溶膠傳播

需要重視,但無需恐慌

日常生活中

我們可以通過堅持做好

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風、一米線

這“防疫四件套”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只要齊心協力

一定能早日和新冠疫情說再見!

來源:廣東疾控

標簽: 公共場所 吸水材料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