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快看點丨首屆“中科院科學節”科普活動探索合成生命奧秘

發布時間:2022-11-02 16:53:08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相關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芳)人類與微生物如何“相愛相殺”?什么是“果殼中的腫瘤”?如何親眼看見DNA?近日,首屆“中國科學院科學節·2022”合成生物學主題科普活動在深圳成功舉辦,三天共吸引線上線下逾三百萬人參與。

該活動是“中國科學院科學節·2022”的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合成生物學分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及深圳理工大學共同主辦,旨在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同時注重科學與文化、藝術的融合,突出“科學節”特點,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服務科學教育。

據介紹,合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領域一門新興的前沿交叉學科,通過融合工程科學理念與生命科學原理及基于多學科的使能技術,設計合成新的或改造天然的生命系統,揭示生命規律、構筑新一代工程生物體系,被喻為“認識生命的鑰匙”和改變未來的顛覆性技術。

圖為活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活動科普陣容強大,13位來自國內外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受邀參與,紛紛化身“科普擔當”,活動分為“生命的本源”“人類與微生物”“免疫與健康”與“綠色與生物智造”四部分主題講座及“合成生物學未來-生物自動化”和“合成生物學未來-應用”兩部分主題活動,科學家們從不同角度講述合成生物學的“造物之旅”。

來自華朗學校初二的林嘉曦同學聽完《生命的本源》講座后表示,雖然合成生物學很深奧,但很多內容都讓他感到十分新奇?!癉NA居然還能延長,還能修改DNA去治療一些疾病!”他說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也激發了對科學的好奇心,回到課堂后他將會抱著更多熱情去上生物課。

活動現場中的同學們。受訪單位供圖。

來自寶安中學集團實驗學校初三的崔朔祺同學平時就對生物學感興趣,特別是對本次活動中的微生物主題活動十分感興趣,參加活動后他最大的感觸是,合成生物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對它的了解還需要不斷增強,接下來他會關注并積極參加更多合成生物學的科普活動。

據記者了解,今年6月深圳出臺的“20+8”產業政策中,8個未來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中合成生物方向居首。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持續開展合成生物學的科普工作,設立市區兩級科普基地、推廣兩大科普平臺,不斷提升合成生物的廣泛認知,普及合成生物科學常識,讓合成生物走向大眾,助力我國合成生物學的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邱晨輝

標簽: 中國科學院 生命科學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