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資料圖片)
諾貝爾獎巡禮
—生理學或醫學獎篇—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于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人。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22年10月6日13:00(北京時間19:00),2022年度諾貝爾各獎項揭曉。
1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2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圖:獲獎者斯萬特·佩博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獲獎者,來自瑞典的著名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家斯萬特·佩博獲得此項殊榮,以表彰其“在已滅絕的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方面的發現”。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斯萬特·佩博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尼安德特人是當今人類已滅絕的近親。他還發現了以前不為人知的古人類丹尼索瓦,并且還發現在大約 70000?年前從非洲遷出后,這些現已滅絕的古人類向智人轉移了基因。這種古老的基因流向現代人類,并且在今天仍具有生理相關性,例如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
3
近十年獲獎概況
2021年
美國生理學家戴維·朱利葉斯和美國分子生物學家、神經學家阿登·帕塔普蒂安共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溫度和觸覺感受器。
2020年
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英國生物學家邁克爾·霍頓和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賴斯共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丙型肝炎病毒”。
2019年
美國醫學家威廉·凱林、英國醫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和美國醫學家格雷格·塞門扎獲得201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細胞如何感知以及對氧氣供應的適應性”。
2018年
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美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負面免疫調節的癌癥療法”。
2017年
美國科學家杰弗里·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揚共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2016年
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因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而獲獎。
2015年
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獲獎理由是“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另外兩名獲獎科學家為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獲獎理由是“有關蛔蟲寄生蟲感染新療法的發現”。
2014年
2014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約翰-歐基夫,挪威科學家梅-布萊特-莫索爾以及挪威科學家愛德華-莫索爾,以獎勵他們在“發現了大腦中形成定位系統的細胞”方面所做的貢獻。
2013年
詹姆斯·羅斯曼,蘭迪·謝克曼以及托馬斯·聚德霍夫,以表彰他們對對于細胞內物質運輸機制的研究貢獻。獲獎成果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
2012年
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長山中伸彌、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而獲獎。
生命不息,科學不止。致敬這些在這個關乎人類健康的關鍵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前輩們,也希望未來看到更多突破性進展,并最終轉化為能夠造福人類的臨床成果。
標簽: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獎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