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孕產婦如何預防和應對?如何提高免疫力?不同風險人群確診新冠怎么辦?近日,我省首席科普專家主動發聲,為群眾提出科學防疫建議。
感染了新冠怎么辦
(李青雅,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資料圖片)
隨著病毒的不斷傳播變異,病毒的致病力也在不斷下降,大部分感染者病情較輕或無癥狀,病毒與人體越來越趨向和平共處的狀態。感染了新冠,我們不要恐慌,要心平氣和的對待它。一般來說,陽性感染者常見的癥狀包括發熱、干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根據臨床經驗,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為7天左右,針對病毒感染大多采用對癥治療,藥物所能發揮的作用主要是緩解癥狀,建議在出現癥狀時對癥用藥。
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咽痛且明顯影響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兒童可選用相應的混懸液;如果出現咳嗽癥狀,建議使用一些中藥來改善癥狀,如復方鮮竹瀝液、宣肺敗毒顆粒、急支糖漿等;如果出現痰多、咳痰費力癥狀,可以使用復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如果咽痛、咽干癥狀明顯,建議使用華素片、西瓜霜含片等;如果鼻塞流涕癥狀明顯,建議使用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噴鼻。此外,病情期間飲食清淡,多喝水,注意休息,室內每天開窗通風,保持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也是很有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原有慢性病、基礎疾病病情加重,如果感染者是兒童和老年人,尤其7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則需要密切關注病情,必要時去醫院接受治療。
孕產婦如何預防和應對新冠病毒
(武海英,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省人民醫院產科主任)
如何預防:孕前接種疫苗;減少出門,減少聚集;出門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室內多通風,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并定期做好物體表面消毒工作;如家有陽性成員,做好隔離消毒,與孕婦保持兩米距離并戴口罩。
如何隔離及用藥:多休息、多喝水、多攝入營養;單間隔離,做好消毒工作;定時開窗通風,餐具專用并單獨清洗、消毒;與家人接觸時雙方戴好N95/KN95口罩,減少不必要接觸,房間內獨處時可不戴口罩;若出現低熱,可采取溫水擦拭等物理降溫,若體溫較高或出現頭痛等不適,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若咳嗽,可用蜂蜜緩解;若鼻塞流涕,可使用生理鹽水噴鼻劑;如若遇到反復發熱、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無小便等較重情形,需立刻就醫。
孕婦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會更高嗎?——不會更高。但是,年齡較大、超重或已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病癥的孕婦特別容易因新冠病毒而出現嚴重后果。
孕產婦會將新冠病毒傳給她未出生的或新生的嬰兒嗎?——可能會,但較罕見。大多數嬰兒不會患上新冠,那些出現癥狀的嬰兒也往往會很快康復。
產婦確診新冠可以母乳喂養嗎?——可以母乳喂養。其好處大大超過了與新冠相關的傳播和疾病的潛在風險。
產婦患有新冠,還能觸摸和抱新生寶寶嗎?——可以。可以和寶寶合住一個房間。親密接觸和早期純母乳喂養有助于嬰兒茁壯成長。喂養時注意保持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產婦在觸摸嬰兒前后洗手,并保持所有表面清潔。建議接觸時佩戴醫用口罩。
孕婦可以接種疫苗嗎?——從全球的經驗來看,是可以接種的,但在國內,目前不建議孕婦接種疫苗。
念好“四字經”,保護免疫力
(陳小兵,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省腫瘤醫院教授)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對新冠,除了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等外在防護,保護內在免疫力也必不可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免疫力是人體抵御病毒的盾牌,如何保護免疫力呢?在長期實踐中,我們總結出了保護免疫力“四字經”,即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疫苗優先、美化環境、綠水青山。
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合理飲食就是要盡可能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核心知識做,在食物種類盡可能均衡多樣的前提下,多吃抗氧化的蔬果(如富含維生素C的橘子、橙子,富含番茄紅素的西紅柿,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等);適量吃魚、禽、蛋、瘦肉;規律進餐,足量飲水。堅持有規律的適量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內分泌功能維持在較高水平,提高免疫力。
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大量抽煙飲酒會傷害機體免疫系統,積極樂觀平衡向上的心理狀態,有助于促進免疫細胞增殖,激活免疫系統功能。
充足睡眠,疫苗優先。睡眠對保護免疫力至關重要。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應睡7到8個小時,按時作息、充足睡眠有助于機體免疫系統平衡,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損害機體免疫系統。通過疫苗接種、尤其是新冠疫苗加強接種,可以保護機體、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降低新冠重癥發病率。
陽光、空氣、水等居住和工作環境,都會對人體免疫力產生影響,保持環境衛生、勤通風、多曬太陽等有助于保護免疫力。
不同風險人群確診新冠如何應對
(張麗華,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
新冠奧密克戎感染,絕大多數患者是輕型患者,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咽痛、乏力酸困、食欲不振、腹瀉等“感冒”癥狀,少部分人沒有任何癥狀,國家提倡“居家隔離”,避免院內感染,避免醫療擠兌,但是對于大眾來講,自我判斷病情輕重還是有許多擔憂和忐忑,我們建議:
一、可以居家隔離人員:如果沒有嚴重基礎疾病,無癥狀或者輕度癥狀者,并且家庭環境又具備自我隔離的條件的,完全可以自我隔離和健康觀察,對癥服藥,注意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觀測,注意不要過量服藥,不要服用抗生素,7天-10天可以轉陰和康復,恢復日常生活。
二、高低風險人群的識別
低風險的人群包括:年齡小于80歲;基礎疾病穩定;全程疫苗接種等。
高風險的人群包括:嚴重基礎疾病:腫瘤并且正在治療,腎衰透析病人,免疫抑制劑使用者等;基礎疾病不穩定且沒有全程疫苗接種者等。
低風險人群感染建議居家隔離,高風險人群感染建議醫院就診。
三、如果在家期間出現持續2天的高熱不退,抽搐,腹瀉不止,或者持續低溫35°以下,或者呼吸困難、胸痛,頭腦不清醒,語言不利等情況,立即送醫。
提高免疫力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環節
(張春慧,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州大學護理與健康學院副教授)
首先說說疫苗接種,國家衛健委最新解答中提到,現有疫苗對降低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導致的重癥和死亡仍然有較好的效果,因此,包括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在內的適宜接種人群還應及時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作息要規律,每天要保證不少于7個小時的充足睡眠,中午也需休息20-30分鐘。其次要均衡營養,不暴飲暴食,注意肉蛋奶和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建議多選擇菠菜、西蘭花等深綠色蔬菜,水果攝入要適量,建議適當多選擇如橙子、獼猴桃、橘子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另外,保持一個好的心態也很重要,良好健康的心態有利于保持免疫力。接受當下的自己,正確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停止抱怨,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來改善自己的處境,比如,關于疫情信息,盡量關注權威媒體和官方網站的,少看或不看缺乏權威的消息,宜放下手機多做有利于放松的事情,比如堅持鍛煉、冥想、去戶外人少的地方活動等。
帶口罩的作用與原理
(劉建秀,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鄭州輕工業大學教授)
隨著奧密可戎病毒致病率的下降,部分居民出現了防疫松懈,開始不戴口罩外出。但物傳人不是新冠的主要傳播途徑,空氣傳播的概率遠遠大于物體傳播。當被感染者與路人同時戴口罩且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能夠大大降低感染率。
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主要過濾機理為機械過濾和靜電吸附。機械過濾指用口罩作為物理屏障,將顆粒物阻擋下來。口罩可以過濾較大的顆粒,例如煙塵、花粉等。只要顆粒的直徑不超過織物纖維形成的篩網,那么口罩就可以通過機械過濾的方式將其過濾掉。此外,直徑比口罩篩網口徑小的顆粒,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剛好碰撞到織物纖維而被彈出,從而被成功截留。更小的顆粒物則要依靠靜電吸附,靜電吸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例如摩擦過的梳子可以把碎紙屑吸起來,毛衣摩擦會吸附頭發。這些現象的原理是,帶靜電的物體可以吸附起輕小物體。把這一原理應用到口罩上,在聚丙烯熔噴布中注入電荷,使熔噴布帶上靜電,并長時間保持這一狀態,就可以實現在口罩的篩網大小能保證正常呼吸的前提下,減少空氣中有害物質顆粒的滲入。靜電吸附可以阻攔直徑為0.1-0.4微米之間的顆粒,捕獲機械過濾無法對付的“小家伙”。
了解口罩的工作原理,我們就理解了戴口罩為何能夠簡單有效切斷傳播鏈,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因此,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十分重要。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