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普動起來丨不想變“敏陽陽” 用藥萬不可隨意

發布時間:2022-12-20 13:35:27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

近段時間以來,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陽性感染者,也有部分人經過居家抗疫已經成為“陽康”。從“陽過”到“陽康”這個過程極其不同,有的高燒發熱人迷糊,有的喉嚨如刀割,還有的肌肉酸痛難忍,但也有的就是低燒、流鼻涕,甚至幾乎無癥狀。為什么每個人陽了癥狀不一樣?有的人陽了癥狀輕微,有的人卻癥狀很重?專家表示,癥狀差異其實更多取決于個體的反應。整個規律就是,感染早期可能會有1至2天的發燒、低燒,之后就會以呼吸道、上呼吸道癥狀為主,3至5天基本就緩解了。出現“敏陽陽”要引起重視但也有網友在分享自己“陽后”癥狀時疑惑,為什么除了“寶鵑嗓”“吞刀片”等這些癥狀外,還出現了“身上癢”的情況。比如,演員小沈陽15日在社交平臺稱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我和你們都不一樣,我居然是一只敏陽陽。”不同于一般感染者,小沈陽感染后表現出的癥狀大不一樣。他表示,別人是嗓子疼,全身疼,而他竟是“臉疼”,出現了過敏癥狀。12月17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云醫院急診科醫生高巍在微博發布視頻表示,一旦在感染新冠病毒期間,出現身上癢等情況,很有可能是過敏,需要引起重視,必要情況需緊急就醫。高巍說,因為我們吃的藥物里邊本身為了緩解流鼻涕,加了抗過敏藥的成分,因此有過敏造成的流鼻涕不是很明顯,但依然會有身上癢的情況出現。高巍表示,最近他總接到類似的反饋,今天還有人和他說自己身上突然出現大片疹子,原因尚不明確,有可能是大家服用退燒、中成藥等多種藥物,藥物之間出現反應,因此會出現過敏癥狀。“這是很多人都可能出現的問題,但是被忽略了。”高巍提示,一旦出現身上發癢、起疹子、伴隨輕度憋氣、心慌,一定要小心是出現了全身的過敏癥狀,此刻需服用過敏藥物或及時就醫,防止因急性過敏出現喉嚨水腫引發窒息等情況出現,需要引起廣泛重視。居家治療一定要安全用藥那么,“陽了”居家治療該如何安全用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任藥師林翠鴻表示,大家用藥時務必按藥品說明書或咨詢醫生、藥師,切勿隨意加大劑量、增加頻次。過量服用藥物不僅對緩解癥狀沒有幫助,還可能導致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例如過量的對乙酰氨基酚可導致急性肝衰竭。退燒藥、部分感冒藥服用期間不得飲酒或使用含酒精的飲料。服用緩解流鼻涕等癥狀的抗過敏藥期間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對于一些特殊劑型的藥物,如泡騰片,千萬不能直接口服或含服,應按說明書用適量溫水溶解后服用。緩釋制劑不能研碎,否則會因吸收量突然過大造成用藥風險。吞咽困難的患者可選擇口服液或顆粒劑。我們如何合理選用退燒藥?林翠鴻表示,對于一般無基礎疾病的人群,除了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外,14歲以上兒童及成人還可選用洛索洛芬、雙氯芬酸等臨床常用的解熱鎮痛藥,但要注意只需選擇其中一種即可。同時,退燒藥與復方感冒藥(包括中成藥)合用時也請大家仔細查看藥品成分,是否含相同成分。近期就有一些人因盲目吃藥,出現急性肝衰竭而住院的報道。對于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這類特殊人群的用藥,林翠鴻表示,我們需要格外小心!如兒童退燒,大于3月齡的小朋友可選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液,而大于6個月則可用布洛芬顆粒或混懸液;孕婦退熱則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孕婦、兒童、老年人、重癥高風險人群病情明顯加重的情況下,應該及時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標簽: 對乙酰氨基酚 安全用藥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