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每日速看!科普 | 胃腸雙重造影,讓隱匿的腫瘤無處可藏

發布時間:2022-12-27 06:45:31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73歲的王先生3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胃脘疼痛不適,呈陣發性隱痛,曾自行在家服用“健胃消食片”,癥狀無明顯緩解,于是,他來到云南省中醫醫院/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

王先生腹部常規超聲檢查提示:胃竇部胃壁明顯增厚,肝左葉后方實性占位,性質待查,建議超聲造影檢查。

胃腸充盈超聲提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胃體下段至胃竇部占位性病變,胃Ca可能;

2.胃排空延遲。?

胃腸靜脈超聲造影提示:

1.胃體下段至胃竇部占位性病變,考慮胃Ca。

2.腹腔多發淋巴結,考慮轉移性淋巴結。

3.脾臟可疑小結節,考慮轉移灶可能。

通過胃腸超聲雙重造影明確了王先生病因和病變的詳細情況,為臨床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信息,為王先生下一步診療提供了較大的價值和幫助。

什么是胃腸雙重造影檢查?

在口服胃腸超聲助顯劑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靜脈聲學造影對胃腸疾病進行診斷的方法。

首先患者口服胃腸超聲助顯劑充盈胃腸管腔,減少了胃腔內的氣體及胃內容物對超聲波的影響,能較好顯示病變部位、范圍,腫瘤的大小、內部情況、胃壁的浸潤深度、周圍及遠處轉移等情況;在此基礎上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對病灶的血流灌注情況進行觀察,評價病灶造影模式,侵犯深度和范圍,即為胃腸超聲雙重造影檢查。

正常胃壁在口服胃腸超聲助顯劑胃窗造影下,正常胃壁呈五層結構:

1.高回聲(黏膜上皮層);2.低回聲(黏膜深層);3.高回聲(黏膜下層);4.低回聲(固有肌層);5.高回聲(漿膜層)。

正常胃壁在靜脈超聲造影下表現:

增強早期的三層結構和延遲期的單層結構。

動脈期三層結構:內層表現為輕度增強(黏膜層),中層表現為低度增強(黏膜下層),外層表現為明顯增強(漿膜層)。

胃癌的超聲雙重造影表現:

1.口服胃腸助顯劑后胃癌的表現:

早期胃癌表現為胃壁不規則增厚、隆起或凹陷,黏膜層和黏膜肌層的層次被破壞,紊亂不清,黏膜下層未受到侵犯而保持連續的完整性;病變黏膜面粗糙不平或出現不規則淺凹陷,呈“火山口”狀,有時可見強回聲附著于病灶處黏膜面;病變處胃壁因腫瘤浸潤而變得僵硬,蠕動減弱。

進展期胃癌肌層被癌腫侵犯是其特征,此時超聲顯示胃壁層次紊亂不清、黏膜下層中斷消失;當漿膜受累及時,漿膜層強回聲光帶破潰或中斷,甚至穿透漿膜向胃外生長,部分病灶旁可見腫大淋巴結。

2.胃腔充盈下靜脈超聲造影胃癌表現:

靜脈團注造影劑后,不規則增厚的胃壁或腫塊在動脈期快速顯影,于門脈期快速消退,造影過程呈“快進快出”特點。

胃腸超聲雙重造影檢查的優勢有哪些?

1.無痛、無創,無需麻醉,耐受性好;胃腸充盈超聲造影:口服500ml助顯劑(其主要成分為薏苡仁、山藥、陳皮、黃豆等)充盈胃腔,經過腹壁進行超聲檢查。助顯劑為無糖配方,糖尿病人可放心使用。

2.與內鏡檢查互補,可觀察胃粘膜層、粘膜肌層、粘膜下層、固有肌層及漿膜層,有助于判斷病變浸潤范圍和程度;

3.經靜脈注入的造影劑主要通過呼吸系統代謝,不造成腎功能損傷。

胃超雙重造影對胃腸占位、腫瘤的價值

通過胃超雙重造影可以評估胃腸腫瘤TNM分期:胃超雙重造影對胃癌的分期診斷以胃壁的5層結構(T分期)和胃周淋巴結(N)分期為基礎,應用超聲雙重造影檢查技術,可清晰顯示胃壁層次結構及鄰近臟器情況,可觀察判斷病灶的大小、部位、浸潤深度及血流灌注情況等,較常規超聲檢查及單純口服胃腸超聲助顯劑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超聲雙重造影可通過觀察病灶組織的血流灌注特征,從而在術前對胃癌的TNM分期、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評價預后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項檢查需要做什么準備呢?

1.胃超聲造影:受檢者檢查前空腹8-12小時,禁食禁水。

2.大腸超聲造影:需在檢查前一晚口服灌腸藥物清潔灌腸后,再行腸道超聲檢查,檢查前同樣需要禁食水。

什么人群要做這項檢查呢?

1. 無法耐受胃腸鏡檢查、高齡等特殊人群;

2. 已知胃腸道腫瘤、放化療治療中,有評估療效需要,但不宜反復內鏡等特殊檢查者。

3.雙重造影檢查技術無放射性,造影劑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檢查過程安全,能夠實時動態觀察,且可重復多次檢查,適用人群廣泛。

目前我院兩院區功能科彩超室、超聲醫學科均已開展此項檢查,歡迎各臨床科室、患者前來咨詢,咨詢預約電話:光華院區0871—63634473,滇池院區0871—63639537。

標簽: 超聲造影 超聲檢查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