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良的體態(tài)姿勢,長期伏案的工作和不當使用電腦手機,現(xiàn)在有頸椎問題的人越來越多。
如果您患上了頸椎病,您需要的不僅是藥物,更重要的是了解如何治療,如何預防誘發(fā)因素,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資料圖)
?
一、體位
1.急性期臥床制動,頭部前屈,枕頭后部墊高,避免患側臥位,保持上肢上舉或抱頭等體位,必要時在肩背部墊軟墊,進行治療或移動體位時動作要輕柔。
2.緩解期可適當下床活動,避免快速轉頭、搖頭等動作;臥位時保持頭部中立位,枕頭水平。
3.康復期可下床進行肩部、上肢活動,在不加重癥狀的情況下逐漸增大活動范圍。
?
二、頸椎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保守療法如牽引、物理療法、推拿、藥物治療、頸部制動、運動療法等。
1.頸椎牽引:常為首選治療方法,一般取坐式,牽引重量由醫(yī)生決定,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在牽引過程中不可轉頭,防止頸椎錯位,發(fā)生意外。注意自我保護,如出現(xiàn)頭暈、惡心、心悸等不適馬上提出。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xù)多個療程。
2.物理療法;微波、中頻、低頻、蠟療、灸法、中藥濕熱敷、中藥熏藥、耳針等。
3.運動療法;可進行頸椎醫(yī)療體操鍛煉,以增強頸肩部肌肉,促進癥狀消除,鞏固療效。
4.頸部制動;當急性發(fā)作或手術后,可使用頸托制動,限制頸椎異常活動,減輕頸椎壓力,維持頸椎于正常的生理曲度。使用時間不宜超過1-2周,因過久使用反而促進退行性改變。
5.藥物治療;主要有活血化瘀,益氣活血,強筋健骨,消腫止痛的作用,如中藥內服,藥物針劑注射。
?
三、頸椎病的并發(fā)癥有哪些?
頸椎病嚴重者可出現(xiàn)手麻,肌肉萎縮,大小便失禁,四肢癱瘓等并發(fā)癥。
?
四、日常保健
避免長時間低頭勞作,伏案工作時,每隔1~2小時,活動頸部,如仰頭或將頭枕靠在椅背上或轉動頭部。
2.座椅高度要適中,以端坐時雙腳剛能觸及地面為宜。
3.避免長時間半躺在床頭,曲頸斜枕看電視、看書、看手機。
4.睡眠時應保持頭頸部在一條直線上,避免扭曲,枕頭長要超過肩,不宜過高,為握拳高度(平臥后),枕頭的頸部稍高于頭部,可以起到良好放松作用。避免頸部懸空。
5.注意頸部保暖,防風寒濕邪侵襲。
6.及時防治如咽炎、扁桃體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病。
7.乘車、體育鍛煉時做好自我保護,避免頭頸部受傷。開車、乘車注意系好安全帶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剎車頸部受傷等,避免頭部猛烈扭轉。
?
五、康復鍛煉
頸椎各方位活動鍛煉,增強肌力,有助于穩(wěn)定頸椎,延緩退變。鍛煉時一是要緩慢、勻速運動,不要忽然用力,不要追求過大的活動范圍。如在鍛煉中出現(xiàn)不適,請及時停止。
1.拔項法:吸氣時頭頂向上伸展,下頜微收,雙肩下沉,使頸部后方肌肉緊張用力,堅持3秒鐘,然后呼氣放松。
2.項臂爭力:兩手交叉,屈肘上舉,用手掌抱頸項部,用力向前,同時頭頸盡量用力向后伸,使兩力相對抗,隨著一呼一吸有節(jié)秦地進行鍛煉。
3.仰首觀天:雙手叉腰,先低頭看地,閉口使下頜盡量緊貼前胸,停留片刻,然后頭頸仰起,兩眼看天,仍停留片刻,反復進行。
4.回頭望月:頭部轉向一側,頭頂偏向另外一側,雙眼極力向后上方觀望,如回頭望月狀,堅持片刻,進行對側鍛煉。
5.保健“米字操”:身體直立,雙手自然下垂,挺胸、抬頭,目視前方,頸部向左側屈,吸氣,復原時呼氣,再向右側屈。頸前屈,下頜貼胸。頸后伸到最大限度。頭向左斜上方擺動至最大限度,再向右斜上方擺動至最大限度,配合呼吸。向左斜下方擺頭至最大范圍,再向右斜下方擺動至最大范圍。整個過程就像頭部在寫出一個“米”字的感覺。
6.動作比較規(guī)范的游泳(蛙泳、仰泳,尤其是自由泳)有利于頸椎康復,否則會適得其反。
?
六、什么情況下不能進行功能鍛煉?
1.發(fā)熱高于38攝氏度以上者。
2.靜息狀態(tài)(休息狀態(tài))下脈搏100次以上者。
3.血壓在140/100mmhg以上,伴有自覺癥狀者。
4.心功能不全,伴有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難、心源性水腫、胸腹水者。
5.近期內有心肌梗塞者。
6.嚴重心律不齊者,體質特別虛弱者。
?
七、當您康復后還應注意
1.堅持自我鍛煉的同時注意糾正不良姿勢。
2.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學會控制情緒。
3.改善工作或睡眠時頭部的位置,防止反復落枕。
4.睡眠不佳者睡前服熱牛奶、溫水泡腳,按摩雙側太陽穴,印堂穴,聽舒緩輕音樂,不宜飲濃茶或咖啡。
5.避免過度疲勞,突然轉頭、回頭等。
為了生活得更健康,千萬記得哦,生活姿勢要做好,功能鍛煉齊跟上!
?
- END -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