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劉仁水 鶴城區報道
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已導致全球大量人群感染,處于感染康復期的人群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數據提示,這些患者在急性疾病康復后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臨床癥狀,可稱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后遺癥”。有數據顯示,一部分因感染住院的患者在出院后癥狀持續至少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有的長達12個月。今天,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劉仁水給大家科普一下新冠病毒感染后有關后遺癥的相關知識,請大家理性看待疾病。
常見的后遺癥癥狀有哪些?
持續性軀體癥狀較為常見,通常包括咳嗽、乏力、呼吸困難、胸痛、胸部不適、嗅覺喪失、味覺障礙、食欲不振、關節疼痛、肌痛、頭痛、鼻炎、頭暈、出汗、性欲降低和腹瀉。康復的患者還可能有心理癥狀,如焦慮、抑郁、失眠、創傷后應激障礙和認知癥狀(如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變慢等。
出現臨床癥狀怎么辦?
大多數患者的癥狀隨著疾病痊愈會逐漸緩解或消失,如持續不緩解或逐漸加重,需到醫院相關專科就診評估是否合并器質性病變,及時給予檢查及診斷,排除相關器質性疾病并給予相關治療。預防癥狀發生的最好辦法是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和注意用手衛生,避免感染,降低感染發病率或嚴重程度,均可能進而降低后遺癥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已經有研究報道,接種疫苗的患者出現感染后癥狀的比例較低。
出現劇烈咳嗽怎么處理?
咳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急性期與恢復期最常見、最突出的癥狀,部分患者可發展為亞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甚至慢性咳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新冠病毒感染可導致氣道黏液分泌增加,形成較多痰液,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咳嗽反射通路上的外周神經和中樞神經的咳嗽敏感性增加。
如果咳嗽劇烈影響生活和睡眠,可以適當使用鎮咳藥物。如右美沙芬、可待因或聯合第一代抗組胺藥/減充血劑;感染后咳嗽常為自限性,多能自行緩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咳嗽頑固,甚至發展為慢性咳嗽,可使用如美敏偽麻、復方甲氧那明等藥物。痰量逐多黏稠,難以咳出,或出現黃色化膿性痰時可加用祛痰藥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羧甲司坦等。病毒感染患者不推薦常規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或預防,如果咳黃膿痰或外周血白細胞增高提示可能合并了細菌感染,可考慮給予抗菌藥物治療 ,選用抗菌藥物的原則是:盡量選擇使用口服制劑,盡可能避免輸液治療,同時中醫中藥也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咳嗽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