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在為實現東日本大地震與福島核事故災后重建而設立的機器人研究開發基地“福島機器人試驗場”(位于福島縣南相馬市浪江町),縣政府1日對外公開了在該市竣工的模擬工廠及發電站的試驗設施。
當地時間2017年6月15日,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由東芝與“國際反應堆報廢研究開發機構”(IRID)共同開發的新機器人公開亮相。這個長30厘米、直徑13厘米的水下機器人將被投放到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的反應堆安全殼內底部展開調查。該機器人配有前后置攝像頭以及LED燈光,將于今夏投入使用。
該試驗場內已設置了小型無人機的通訊塔。此外,重現水災及山體滑坡現場的實驗設施等將在明年3月底前依次竣工。
對外公開的是高30米的6層建筑,內部設有各種形狀的管道及閥門、臺階、煙囪等,可供用于日常檢查及應對災害的機器人進行試驗和操縱訓練。總工費約為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200萬元)。
當天,東北大學及京都大學分別進行了蛇形災害用機器人的實證試驗。內容包括檢查錯綜復雜的管道、越過瓦礫等。將來還有望在災害時用于搜尋需要救助的人員。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