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今日訊!手機廠商們宣傳的“等效光圈”是什么鬼?如何計算

發布時間:2023-04-25 10:06:04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上一次在這里講“等效光圈”還是2020年2月。3年后的今天,手機廠商已經普遍使用“等效概念”來計算、比較進光量了,你還拒絕“等效光圈”,或者覺得等效光圈只是“等效景深”么?


【資料圖】

為什么要推廣“等效”概念?

“等效”絕不是拉踩,而是能讓我們使用統一標準、快速比較不同畫幅相機的拍攝能力。可以等效的有焦距(視角)、光圈(進光量和景深)以及放大倍率。

對鏡頭來說,焦距和光圈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只等效一個而不等效另一個 —— 咱不能只做有利等效吧。

如何計算“等效”

等效焦距 = 物理焦距 x 等效系數

等效光圈 =光圈 × 等效系數

等效放大倍率 = 放大倍率 × 等效系數

而等效系數 =43.3 ÷ 傳感器對角線長度

(對于≥Type1/2傳感器,也可以用2.7 ÷Type尺寸)

等效光圈具體代表什么?

以Type1傳感器、23mm等效焦距、F1.9光圈鏡頭為例,它具有F1.9×2.7 ≈F5.1的等效光圈,也就是與全幅相機搭配23mm F5.1鏡頭具有基本相同的景深,并且與全幅相機搭配F5.1鏡頭具有近似的弱光拍攝能力*。

*弱光拍攝能力的前提是兩塊傳感器具有相同的技術水平、以相同構圖進行拍攝,并且統一像素(高像素的縮個圖)。

如何處理曝光?

一直以來,大家對于“等效光圈”概念的最大爭議在于曝光:光圈等效之后,要調整曝光參數么?

首先,“等效光圈”主要用于前期比較。在實際拍攝中,你并不需要考慮等效和改變曝光參數。

其次,如果將兩個設備設置為相同的快門速度與等效光圈,調節感光度達到曝光一致,結果是照片的信噪比是基本一樣。

例如:APS-C畫幅(1.5x) + F1.4光圈 + ISO1000感光度,與全幅 + F2.0光圈 + 約ISO1500感光度

曝光的三要素是光圈、快門、感光度。這里,只有快門速度是絕對的

裁切的影響

之前有不少朋友會問:全幅相機選擇APS-C畫幅裁切模式進行拍攝,會影響等效光圈和畫質么?這里要分兩種情況。

站在相同位置拍攝遠景,對畫面中心放大100%進行比較,這時候裁切掉的是我們不需要的畫面,所以裁切不會影響等效光圈與畫質。

如果是相同構圖進行比較(無論是調整拍攝距離還是鏡頭焦距),不裁切肯定比裁切具有更高像素。我們需要統一像素進行比較,而將高像素縮圖會提升信噪比—— 這意味著裁切會損失畫質。(補充:提升信噪比也會提升寬容度)

小結

在今天,我們經常能看到手機廠商提到通光量相對于前代產品或競品的提升比例 —— 這是綜合傳感器尺寸、傳感器類型和鏡頭光圈的,是符合等效概念的。單講“底大一級壓死人”反而是不準確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數碼博主、評測媒體開始使用等效概念,ET深感欣慰!

*光線充足時,等效光圈的影響效果減弱;大底天然更容易做高像素,從而獲得更好的分辨率。

參考文章:

Dpreview:《What is equivalence and why should I care?》

https://www.dpreview.com/articles/2666934640/what-is-equivalence-and-why-should-i-care

蘭拓相機租賃:《鍵攝者說(3)—【存檔備查】【學有余力】常見鍵攝原理的推導證明》

https://mp.weixin.qq.com/s/j_PaEmMIHrc5K_Y6txwYMA

標簽:

上一篇:小米13系列買哪款?雷軍在線講解 這三種人群必看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