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寶1對1教師陳汝佳
注:本文學員案例由陳汝佳老師提供
周六下午,團團(化名)的半天時間是屬于媽媽和繪畫的。西瓜、太陽、小貓……在老師的指導下,團團正專心的在紙上一筆一劃的畫著,媽媽則坐在一旁靜靜看著。時間過得飛快,一幅作品完成后,老師在視頻里對著團團豎起了大拇指,團團發自內心地笑了,笑得很開心。這是團團在美術寶1對1學習美術的其中一個場景。
6歲的團團是一個早產兒,因先天前庭發育的問題,天生"立體覺"差,肢體不如其他孩子一樣靈活;此外,患有多動傾向的團團,在幼兒園里,被美術老師批評后,自尊心極強的他開始排斥畫畫;而且,幼小年紀下父母的分開,更是讓團團生性敏感、多疑。
面對團團的特殊情況,美術寶教育為團團指派了來自五校區的陳汝佳老師。多年來,陳汝佳老師一直在美術教育行業深耕不輟,且對兒童心理學也有所研究,"當我聽到團團的狀況時有些猶豫不決,這個孩子太特殊了,我不能確定是否能真正幫助到他。但5年的美術教師生涯,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孩子,內心里始終有一種使命感,不能允許自己放棄任何一個想要畫畫的孩子。"
在課前,團團媽媽與陳老師打了40多分鐘的電話,"團團特別喜歡水產,每次去超市水產區一呆就是很久,還會跟螃蟹進行對話,團團認為水里的海洋生物都非常的自由。"事無巨細,針對媽媽所反映的這一細節,在團團的試聽課上,陳老師制定了小螃蟹的主題繪畫。
不出意料,第一節試聽課,由于團團自身繪畫基礎薄弱,以及與他人的陌生感等原因,團團的畫的小螃蟹差強人意。但重要的是,在老師的悉心指導和鼓勵下,團團那節線上美術試聽課上得很開心。
"非常感謝你的精心設計和講授,團團是笑著聽故事,主動表達繪畫愿望的。我很感動你能讓團團在繪畫中體會到快樂,懂得道理,這才是真正的美育。"試聽課結束后,團團媽媽對于美術寶教育以及陳老師本人,給了極高的評價。
自此,美術寶1對1成為了團團用樸素的情感表達內心童趣世界的平臺,并給了他繼續畫畫的力量。用團團媽媽的話說,團團就像一只小蝸牛,希望可以通過美術寶1對1這個渠道,通過斑斕的色彩,彌補孩子對美的追求,能打開自己的心扉,獲取更多的知識,一點一點爬向人生的彼岸。
目前,團團已經在美術寶1對1上了7次課。據團團媽媽回憶,現在每到約定畫畫的時間,團團會提早坐在桌子前盼著開課。而且在一次畫彩蛋課結束后,外婆原本要給團團織一雙純色襪套,但團團因為畫了彩蛋,所以主動跟外婆溝通要一雙彩色的襪套。在她看來,自從團團上了美術寶1對1的課,無論是學習態度,還是性格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從最初試聽課的小螃蟹,到最近團團自己選擇的玉米主題繪畫。一幅幅看似簡單、還略顯稚嫩的作品,融入了團團如陽光般絢麗、月光般潔靜的童心,讓人感到清風撲面、渾然天成。
團團第1節課作品
團團第7節課作品
在與團團多次接觸后,陳老師自然而然成為了團團的朋友。看著團團一步一步從害羞怯懦,到愿意與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愿意與他人進行更多的交流,她感到欣慰無比。在收到團團媽媽的肯定贊揚時,她這樣回復道,"謝謝您的夸獎,并不是我教的多好,而是像團團這樣,一個又一個愛畫畫的寶貝,不斷成長蛻變,才讓我成為了更好的陳老師。"
美育并非是單純的以藝術技能為主的教育,而應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靈的素養教育。其或許不能完全從應試教育分數上體現,但卻能呵護孩子們的幼小心靈。五彩斑斕的色彩,是他們天馬行空的幻想,在創新創造的道路上,引領著他們走向更廣闊的人生舞臺。對于美術寶教育來講,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寶藏,以繪畫為依托,讓孩子在藝術的氛圍中,飛得更高、更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