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完成了第16次繞日飛行,創下新的里程碑。
在這次繞日飛行中,帕克探測器距離太陽表面最近只有530萬英里(約850萬公里),相當于太陽直徑的大概6倍,而當時的速度達到了每小時萬公里,可以說是貼著太陽嗖地就飛了過去。
接下來在8月21日,帕克探測器將第6次飛過金星,借助其引力再次調整繞日軌道,下一次的近日點距離將只有450萬英里(約725萬公里)。
(相關資料圖)
帕克探測器計劃24次飛掠太陽,逐步縮短與太陽的距離,到2025年將只會有383萬英里(約615萬公里),僅相當于太陽直徑的倍。
帕克探測器第16次繞日軌道示意圖
帕克探測器逐步接近太陽
事實上,帕克探測器是第一個深入太陽日冕層的人類飛行器,那里的溫度可高達100萬攝氏度。
如此高溫環境下,帕克探測器為何不會被融化,還能正常工作呢?
這主要得益于碳復合材料制成的厚達厘米的防熱罩,可讓太陽能帆板、少數科學傳感器之外的探測器主體始終保持在略高于室溫的溫度下。
同時,探測器上安裝了自主控制軟件,可保證溫度敏感組件不會過熱,并利用其數判斷、調整探測器的指向。
帕克探測器2018年8月12日發射升空,名字來源于紀念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太陽風科學先驅、天文學家尤金·帕克,也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的科學家命名太空探測任務。
探測器上攜帶的主要儀器有太陽風電子、阿爾法粒子與質子調查(SWEAP)、太陽風寬視場成像儀(WISPR)、電磁場調查(FIELDS)、太陽綜合科學調查-高能粒子儀器(ISIS-EPI)、太陽探測器+日球層起源(HeliOSSP),等等。
它的主要任務是近距離探測太陽,回答一些長期以來困擾天文學家的難題,有助于揭示太陽的運行機制,了解太陽與行星、地球的關系,提高人類預測太空天氣的能力,改善會影響地球生命的主要天氣事件,以及協助太空衛星和宇航員的觀測。
尤金·帕克
帕克探測器團隊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