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1分鐘賣5輛、1輛賺3.4萬!比亞迪毛利超特斯拉:上半年賺翻了

發布時間:2023-08-29 17:54:05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每分鐘賣出5輛比亞迪,賣一輛賺萬,凈利潤翻三倍。


(資料圖)

比亞迪上半年財報公布,財報顯示,比亞迪上半年營收億元,同比暴漲%,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劇增%。

毛利率方面,上半年微增至%,已超過特斯拉。

利潤和營收的增長來自技術的支撐。

財報顯示,比亞迪汽車研發投入億元,同比增長%,超出同期歸母凈利潤30%。

財報數據之外,比亞迪上半年共交付萬輛汽車,國內市占率已達%。

也就是說上半年國內每賣出約十輛車,就有一輛是比亞迪。

比亞迪出海業務也在迅速增長,截止今年7月,比亞迪海外銷售萬輛新能源汽車,已經是去年全年海外銷量的倍。

上半年具體成績如何,展望未來,稱雄國內的“迪王”將如何實現增長?

比亞迪上半年財報

首先來看銷量,在半年報公布前,比亞迪已官宣1-6月累計銷量萬輛,結合汽車營收和毛利率,可以估算比亞迪每賣一輛車就賺約萬元。

調查公司MarkLines數據顯示,比亞迪2023年上半年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奔馳和寶馬,首次進入全球前十汽車品牌。

然后看營收,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營收億,其中汽車營收為億元,占到了總收入的%。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海外銷量和營收也增長迅速,而且汽車營收海外占比擴大了一倍。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已達萬輛,而去年全年不過在海外賣出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差不多翻一番。

上半年汽車海外營收為億元,約為去年同期的倍,占比亞迪汽車營收比率已由去年的%擴大至%。

海外業務正在成為比亞迪汽車營收的重要一部分。

毛利率方面,比亞迪汽車業務毛利率微增至%,作為對比,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已下滑至%。

再看凈利潤,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長%。翻了三倍還多。

然而環比是下滑的,相比2022年下半年環比下降%,少了20個億。

這里面有研發投入提高的因素。比亞迪賺的越多,技術投入越多。

今年上半年,汽車研發投入依然是超過了同期凈利潤,達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僅上半年投入就超去年全年75%。

據貝殼財經統計,最近13年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近千億元。

總的來說,比亞迪上半年交卷延續了以往的好成績,銷量和營收都是遙遙領先。

不過距離300萬的年銷量目標還有點距離,1-7月才剛剛完成目標的一半,接下來每月平均銷量要30萬才能實現。

那么面向未來,比亞迪將如何鞏固領先地位?

比亞迪的野望

從比亞迪近期布局來看,主要是打三張牌:

沖擊高端

加速替代燃油

布局出海

首先說沖擊高端。

比亞迪上半年累計銷量一騎絕塵,但從具體車型來看,銷量主力都是中低端車:

元Plus上半年累計銷量萬輛,售價萬元-萬元。

海豚累計銷量萬輛,售價萬元-萬元。

宋Plus DM-i累計銷量萬輛,目前冠軍版售價萬元-萬元。

秦Plus DM-i累計銷量14萬輛,冠軍版售價萬元-萬元。

四款車型承擔了超50%的銷量,但是售價都集中在10萬-19萬。

比亞迪尋求進一步增長,沖擊高端勢在必行。

目前比亞迪帳下有三員大將:騰勢,仰望和方程豹,算是新面孔但都不陌生。

騰勢,已經“在碗里”了,車型有騰勢N7,騰勢N8和騰勢D9。

騰勢N8上市不久,只看騰勢N7和騰勢D9,成績都不錯。

騰勢N7補上了比亞迪的智駕能力,據騰勢銷售負責人趙長江稱,盲訂訂單量首月破2萬。

MPV車型騰勢D9上半年累計銷量萬,比競品別克GL8還略高%。

接著看還在“鍋里”的,仰望已經揭開,仰望U8預計9月底交付,百萬定價當然不是來負責銷量增長的,主要是進一步塑造品牌定位。

然后是方程豹,交付時間可能要晚于仰望U8,目前計劃年內交付,定價30萬-40萬,除了為比亞迪帶來銷量增長和品牌形象外,方程豹還有著另一重意義——

打掉燃油車最后一塊壁壘。

近年新能源增長勢頭強勁,但目前滲透率其實只有26%,每賣四輛車,三輛是油車。

除了用戶心理外,有一點是油車在某些方面確實相比新能源有優勢,比如硬派越野。

然而隨著方程豹品牌搭載的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問世,油車最后的驕傲,也沒有了。

簡單介紹一下方程豹的越野表現:

沙漠能實現150米干拔沖坡,冰面起步時間縮短至秒,泥濘山地5s就能脫困,17m長的凹凸崎嶇路面,最快11s通過,45度極限爬坡更是能一氣呵成。

燃油車的優勢進一步被壓縮,新能源加速替代燃油,比亞迪作為新能源的領頭羊當然是最大受益者。

最后,是比亞迪的海外業務。

海外銷量增長已體現在財報中,這里簡要說下比亞迪在各地的布局。

在東南亞和南美,比亞迪分別在泰國和巴西都有投資建廠,在日本比亞迪半年連開8個門店,在歐洲比亞迪正采取合作的方式將車銷往北歐和大眾老家德國。

以東南亞為例,目前市場主要被日系車占據,2021年日系車在東南亞的市占比高達76%,預計泰國工廠落成開始供應產能后,日系在國內的潰敗會在東南亞復刻,比亞迪會迎來新的增長。

刀片電池、e 平臺 、DM-i 超級混動、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云輦、DMO超級混動越野……

比亞迪用近千億的研發投入,換來了新能源的技術壁壘,推動利潤營收和市場份額狂飆猛進。

放眼未來,比亞迪內部沖擊高端塑造品牌,對外積極出海開拓市場。百年汽車工業大變革之際,不禁要借用某平臺的問題問一句:

比亞迪距離成為全球第一車企還有多遠?

標簽:

上一篇:網友上手華為Mate 60 Pro:支持3D人臉識別+屏幕指紋 能刷臉支付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