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上頭炫耀“脫手自動駕駛”:馬斯克被法院傳喚出庭作證特斯拉命案

發布時間:2023-08-31 16:01:01 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馬斯克直播大秀FSD能力的得瑟勁兒還沒過,監管部門卻先找上門了。

調查內容:特斯拉隱藏的脫手駕駛模式,“伊隆模式”。

并且聲明特斯拉必須配合,否則將面臨每天萬美元(約萬元)的罰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另一方面,特斯拉備受爭議“命案”事故,也走到關鍵節點:馬斯克正在和司法部門極限拉扯,力求避免出庭直接作證。

而隨著輿論的發酵,特斯拉之前因為自動駕駛引發的種種事故也都被重新提起、議論。馬斯克和特斯拉自動駕駛,正麻煩纏身。

最近的一系列跡象都表明,監管部門和特斯拉之間“終極對決”的攤牌時刻,可能快到了。

L2+智能駕駛落地的規則和前景,走到轉折點。

“伊隆模式”引來調查

最近馬斯克直播測試FSD V12能力,可謂是吸引了好一波熱度。

直播視頻已經有超過1100萬人在線圍觀,一時間關于自動駕駛、端到端解決方案、神經網絡的討論更是層出不窮。

視頻全程最炸的點,就是45分鐘的車程,馬斯克只出手干預了一次。

其余時間里,馬斯克都只是坐在主駕駛位上端著手機直播。

但從無需握方向盤、系統也沒發出提醒可以看出,這或許也在明示,FSD確實有一個隱藏模式——“伊隆模式”(Elon Mode)。

實際上,不久前就有黑客在系統后臺發現了這種允許長時間脫手,也沒有任何駕駛員行為監控的“伊隆模式”。

正常情況下,FSD要求駕駛員雙手不能離開方向盤,還要施加一定作用力,且目光要保持專注。

一旦系統檢測到手離方向盤或視線偏離,會發出安全提醒,提醒達5次后將失去FSD Beta的使用資格。

但在啟用伊隆模式后,系統會關閉方向盤提示功能,脫手狀態下也不會震動方向盤。

這也和直播過程中,就算馬斯克手沒握住方向盤,FSD系統也沒發出安全提醒是吻合的。

馬斯克的炫耀,還不止直播。

這兩天,他又在推特上興致大發,公開說他認為沒有任何駕駛員監控警示的智能駕駛系統,才是好用舒服的系統。

老馬上頭,緊盯著特斯拉的監管機構自然特別關照。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又發起了一項針對特斯拉的新調查。

NHTSA擔心現有特斯拉車輛都能用“伊隆模式”。并且既然公眾都知道該模式的存在,可能會讓更多司機嘗試激活它,從而導致司機更加注意力不集中,并且無法監督自動駕駛系統的使用情況。

因此,NHTSA要求特斯拉提供關于“伊隆模式”的一系列信息,否則將面臨每天高達萬美元(約萬元)的罰款。

目前并不清楚特斯拉是否回應了NHTSA。

但這還僅僅是特斯拉自動駕駛麻煩纏身的其中一項。

接下來的這個,才更為致命。

特斯拉車禍命案,馬斯克被要求作證

這起案件的核心是一起2018年發生的事故,一位18歲司機駕駛的Model S速度失控,導致司機和一名乘客死亡。

事故原因是超速和失控,特斯拉被起訴的原因則是遇難者家屬認為,特斯拉電子限速根本沒起作用,特斯拉虛假宣傳。

而在最近,審理這起案件的法官批準了一項命令,馬斯克被要求出庭作證。

他將接受長達60分鐘的質詢,關于他對與此次事件有關的特斯拉技術所做出的宣傳。

這起案件之所以被熱議,有這么幾點。

首先是案情本身技術層面,電子限速功能,本身就和智能駕駛緊密相關。

比如L2基礎功能的定速巡航,以及被動安全機制AEB需要限速器的數據來明確激活范圍條件。

另一個層面,案件本身造成嚴重后果,跟特斯拉之前一系列直接由智能駕駛系統導致的事故相關聯,都直指L2系統普及過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但AI技術本身具有復雜性和黑盒性,這也就使得一系列有關特斯拉安全事故的訴訟,控辯焦點轉移到了“虛假宣傳”。

即特斯拉明知有隱患,宣傳時絕口不提,還有意誤導用戶能夠“全自動駕駛”。

之前的案件審理中,特斯拉AI負責人已經出庭承認了特斯拉內部曾經偽造過自動駕駛安全視頻。

并且明確指認就是馬斯克親自下的令。

而現在,關于特斯拉自動駕駛的爭議安全拉鋸戰,終于要到了最后對決——

馬斯克被要求親自出庭作證。

這也是這訴訟被廣泛關注的關鍵點。

如何解讀

特斯拉走到了退無可退的時刻,所有的閃轉騰挪手段基本用完,司法的取證手段,已經觸及這個科技巨頭的核心和靈魂——馬斯克本人。

首先,老馬不能在庭上撒謊作偽證,這樣做的后果,可能更加嚴重。這也是之前特斯拉自動駕駛負責人“和盤托出”的核心原因。

老馬若出庭承認了“虛假宣傳”,那么針對特斯拉的判決很有可能是不利的。

首先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會遭受重大打擊,產品宣傳研發節奏也會被打亂甚至是中斷。

而作為自動駕駛技術探索的領軍和風向標,特斯拉的“地動山搖”,會影響整個智能駕駛普及落地的前景。

所以馬斯克目前也在想方設法利用法律條文互相制約,避免自己直接出庭。

縱向來看,特斯拉脫手模式被調查、相關命案審理進入關鍵期,表明L2、L2+、等等這些目前如火如荼的智能駕駛落地普及,已經到了一個關鍵轉折點。

首先無論是高階自動駕駛,還是目前普及的智能駕駛,都不可能做到0事故。

但這項黑科技的意義在于,系統整體可靠性超過人類,帶來的實用價值和整體交通事故率的下降。

面對使用過程可能出現的事故,車企應該用科學的數據來證明系統的可靠性、司法要有一套明確的責任劃分方法,商業上還得有相應的保險賠付機制,把黑科技納入合理合法的商業經營活動中。

這些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推進落地時,未能形成量化標準的問題,亟待解決,國內和北美面臨相同情況。

所以,最終法院又是如何界定責任方,最后案件判決和賠償的結果又是如何,對于國內來說,都有借鑒意義。

參考鏈接:

/2023/08/30/tesla-autopilots-elon-mode-draws-attention-from-regulators/

/legal/litigation/teslas-musk-appeals-order-requiring-his-testimony-fatal-crash-lawsuit-2023-08-30/

標簽:

上一篇:AMD分享對業界領先創新機密計算云產品的技術支持細節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