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能“補鐵補血,面色紅潤”?這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女性每天攝入鐵20毫克,男性為12毫克。對此,民間推崇紅糖、菠菜、雞蛋黃、車厘子等7種補鐵食物,它們靠譜嗎?真正的補鐵食物又有哪些?
紅糖水補鐵?
真相:效果一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百克紅糖的鐵含量為2.2毫克,冰糖為1.4毫克,白糖為0.6毫克。這樣比較,紅糖確實略勝一籌。但紅糖中的鐵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差。何況每次泡水也就用1塊紅糖,大概5克左右,其中鐵含量約為0.088毫克,這跟每天推薦鐵攝入量相差甚遠。
另外,紅糖屬于添加糖,吃多了不僅容易得齲齒,也會增加發胖的風險。
菠菜補鐵?
真相:效果有限。
“吃菠菜補鐵”的說法由來已久,每百克菠菜的鐵含量為2.9毫克,是小白菜的2.2倍,鐵含量比大多數常吃蔬菜豐富,但靠吃它補鐵不靠譜。因為菠菜所含的鐵是非血紅素鐵,吸收率較低,加之其中還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干擾礦物質的吸收利用,所以菠菜并非補鐵的推薦食物。
雞蛋黃補鐵?
真相:鐵含量豐富,但難吸收。
很多寶媽會把雞蛋黃作為小寶寶添加輔食后的第一口食物,認為蛋黃可以為寶寶補鐵,其實并非如此。
每百克雞蛋黃的鐵含量為6.5毫克,確實很高。不過,1個雞蛋的蛋黃約為15克,吃1個雞蛋黃可攝入的鐵約為1毫克,這個含量就不高了。而且蛋黃中還含有卵黃高磷蛋白,這種物質會抑制鐵的吸收利用,最終導致蛋黃中鐵的吸收率僅為3%,吃它補鐵真指望不上。
車厘子補鐵?
真相:跟補鐵沒關系。
車厘子并不能補鐵。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的數據顯示,每百克車厘子的含鐵量僅為0.36毫克,這么少的鐵含量還是別靠吃它補鐵了吧。
紅莧菜補鐵?
真相:鐵含量很低,吸收率差。
莧菜焯水或炒制的時候湯會變紅,而血液也是紅色的,于是很多人覺得吃莧菜補鐵補血。
其實,莧菜紅是因為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和甜菜紅素,并非鐵含量高。每百克莧菜的鐵含量為2.9毫克,同樣是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差。不過,莧菜的鈣含量很不錯,每百克含鈣178毫克,是菠菜的2.7倍,比油菜的鈣含量還要高。
枸杞補鐵?
真相:補鐵效果不好。
“保溫杯里泡枸杞”已成為中年人的標配,有人認為枸杞能補鐵補血,讓人氣色更佳。
要說枸杞的鐵含量確實不低,無論是紅枸杞還是黑枸杞,每百克的鐵含量為5.4毫克,比菠菜還高。但平時泡水或者做湯也就幾粒,吃的量有限,所含的鐵也是非血紅素鐵,補鐵效果欠佳。
紅豆補鐵?
真相:效果并不好。
紅紅的豆子看起來好像很補鐵,但其實補鐵效果并不好。
每百克紅豆的鐵含量為7.4毫克,比較突出,是鷹嘴豆的2.2倍,但屬于非血紅素鐵,不太好吸收。
雖然吃它補鐵效果不太好,但補鉀效果不錯,每百克紅豆的鉀含量高達860毫克,每天吃50克就能滿足一般人群每日鉀需求量的21.5%。
科學補鐵要吃這些
牛里脊。牛里脊幾乎是瘦肉,出現在餐桌上的頻率高,是補鐵不錯的選擇。每百克牛里脊的鐵含量為4.4毫克,是豬里脊的近3倍。每天吃75克牛里脊,就能滿足每日普通女性鐵需求量的16.5%。常見菜肴有香菜炒牛肉、孜然牛肉片、黑椒牛肉杏鮑菇、蒜薹炒牛肉等。
豬肝。動物肝臟是補鐵的重要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月可食用動物肝臟2―3次。畢竟其膽固醇含量不低,建議每次吃25―30克即可。每百克豬肝的鐵含量為23.2毫克,吃30克豬肝可提供7克鐵,能滿足普通女性每日鐵需求量的35%。常見菜肴有洋蔥炒豬肝、尖椒炒豬肝、菠菜豬肝湯、番茄豬肝湯等。
動物血。常見的動物血有雞血、豬血、鴨血,尤其鴨血是火鍋必備的食材,不僅口感好,還能補充鐵和蛋白質。在鐵含量上,每百克白鴨血的鐵含量最高為30.5毫克,是豬血的3.5倍;每百克母麻鴨血鐵含量更高,為39.6毫克,吃50克就能滿足每日女性鐵需求量的近100%。常見菜肴有鴨血粉絲湯、韭菜炒鴨血、尖椒炒鴨血、鴨血豆腐湯等。
蟶子。作為貝類海產品,每百克蟶子的鐵含量為33.6毫克,是牛里脊的7.6倍,更是豬里脊的22.4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吃夠280―525克水產品,平均到每天為40―75克,如果能吃上75克蟶子,就可以補25.2毫克鐵。常見菜肴有蒜蓉蟶子、蟶子豆腐湯、爆炒蟶子、蔥油蟶子、蟶子粉絲湯等。
(作者系注冊營養師)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