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2日報道,科研人員稱,他們研制了一種新方法,用超聲波技術對人們頸部進行掃描,通過觀察頸部血管情況可以預測哪些人在未來15年內患失智癥(俗稱老年癡呆癥,阿爾茨海默氏病為其中的一種)的風險較高,這一過程只需要5分鐘。
資料圖
據報道,這項研究結果將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癥和老年癡呆癥》雜志上,被用來改善治療老年癡呆癥患者的新藥試驗。
報道稱,試驗開始于2002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個國際專家小組對3000多名志愿者進行掃描,并在其后15年對他們進行追蹤調查。
研究人員對志愿者的記憶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追蹤分析,結果發現那些脈搏最強的人(大約占參與者的四分之一)比其他志愿者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大約高出50%。
報道稱,認知能力下降通常是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之一。然而,并非每個認知功能下降的人都會發病。
如果脈搏較強可能會給腦部微血管造成損害。同時,還可能會給腦部血管網絡帶來結構性改變,甚至導致腦部少量出血,形成輕微中風。
據報道,研究人員下一步計劃是利用核磁共振(MRI )來檢查這些志愿者腦部是否出現結構與功能性改變,這些改變可以解釋為什么會發生認知能力下降。
英國阿爾茨海默癥研究所負責人勞特利奇博士說:“維持健康的心臟與血壓有助于減少罹患老年癡呆癥患病風險。” 有證據顯示,通過控制血壓、膽固醇、健康飲食、經常運動以及不吸煙等都可以幫助預防老年癡呆。
隨著醫學科技進步,此前人們已經找到預測老年癡呆癥風險的一些方法。例如,有研究稱驗光師可以通過觀察人們眼底視網膜的薄厚,來預測哪些人更容易患老年癡呆。
本來,這項技術是為了發現早期眼疾,但科學家發現那些視網膜比較薄的人更可能遇到記憶和推理問題。
此外,幾年前英國科學家還利用驗血辦法來預測人們未來是否有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對1000多人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用血液中的一組蛋白質來預測老年癡呆癥發病的準確率高達87%。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