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十年、花費3000萬美元、完成成千上萬的小白鼠實驗之后,一項關于手機和癌癥之間關系的研究終于結束。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經過射頻輻射后的小白鼠患兩種癌癥的幾率稍微提升。
盡管如此,但是人類并不需要感到恐慌。因為這項研究是在小白鼠身上進行的,而實驗時所使用的輻射水平遠高于智能手機。換句話說,這項研究的結論并不能直接用在人類身上。此外,來自McGill Office的Christopher Labos醫生說,癌癥風險的提高存在偶然性。研究人員對成千上萬的實驗小白鼠的器官和組織進行了檢查,找到一些癌癥樣本并不奇怪。事實上,經過輻射之后的小白鼠甚至比沒有經過輻射的小白鼠活得更久。
也就是說,這項歷時十年的研究表明,手機跟患癌之間并沒有必然關系。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工程名譽教授Kenneth Foster說,這項研究本身的策劃和執行都非常嚴謹,但是結果就是這么難以解釋。
自從20世紀90年代David Reynard因為妻子患腦癌起訴一家手機公司開始,關于手機和癌癥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就一直在持續進行。Kenneth Foster表示,大部分已經發表的研究成果都無法提供強力的支持,它們相比動物研究實在是沒有什么說服力。
眾多研究也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結論:一項13國的研究發現手機并未增加患癌癥的風險,但是另一項研究在統計學上發現了顯著的風險增加。一個瑞典的研究小組發現了手機和患癌癥之間的關系,但是丹麥和英國的大型研究則沒有發現兩者之間的關聯。各種各樣的結果實際上支持這樣一個觀點:手機和患癌癥之間并沒有任何關系。Christopher Labos說:“這通常意味著沒有效果。你會看到隨機的自然數據傳播。”
在這項最新研究之前,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射頻輻射列為一種可能的致癌物質。“這意味著某種程度的懷疑,但是證據不足以得出結論,”Kenneth Foster說,“他們不愿意說沒有風險,因為你無法證明。”他認為主要的衛生機構不會因為這項研究成果而修改他們的建議。事實上,很多類似的研究并不能得出任何確切的結論。Kenneth Foster說:“一旦這些問題開始,它們幾乎是不可解決的。你無法證明某些物質不致癌,除非你找到確切的證據表明,否則你就會被困在無法解釋清楚的灰色地帶。”
最重要的是,在進行手機和癌癥之間關系的研究時,進行明確、隨機和對比研究是無法實現的。Christopher Labos表示:“你無法讓一群人使用手機,而另一群人不使用手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找出手機和癌癥之間的關系跟之前調查兒童患癌和電線之間的關系的研究類似。Kenneth Foster表示,數以百計的流行病學研究試圖找出兒童患癌和電線之間的關聯,但是只發現了一個小信號,這個信號很小,沒有辦法解釋兩者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
同樣的,小發現和難以解釋的發現意味著問題仍然存在,直到研究人員確定沒有必要繼續進行同類型的研究為止,這些研究多半可能會發現相同的、令人疑惑的、無法解釋的結論。Kenneth Foster表示,他們不再繼續研究,不是因為他們通過科學解決了問題,而是他們沒有在研究中獲益,這就是電線研究遇到的情況,衛生機構說這個問題可能不會造成大范圍的影響,他們寧愿把錢花在其他的研究上。
Christopher Labos認為同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在手機和癌癥之間關系的研究上。他說:“現在還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正在進行,如果都不能發現兩者之間的關系,它可能就不值得繼續研究了。人們會說,夠了夠了,如果真的有關聯,我們早就發現了。”
如果說手機和癌癥之間有任何聯系的話,那就是手機的使用跟癌癥風險有很小的理論關聯,但是手機不會是人類健康的一個大威脅。Christopher Labos表示,如果你去動物園,熊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威脅,但事實上被熊傷害的可能性很低。同樣,使用手機就患癌癥的風險也很低。
事實上,手機還引發了一些其他的風險,比如開車的時候玩手機等等。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擔心手機的輻射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有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案是,使用耳機或者免提。Kenneth Foster說,你可以把手機放在離你比較遠的地方,你甚至不需要一個很好的理由。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