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1毫升的唾液,便可以匹配家譜、尋找親人,還能解鎖遺傳風險、藥物反應、營養需求、運動健身、皮膚管理等與自身健康相關的信息。
最近,成都23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23魔方)提供的基因檢測服務,通過檢測唾液中的DNA,使人的生命數據化,以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生命質量,讓生命數據惠及于人。
作為全球首家提供家譜匹配服務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基因樣本數已達40萬,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中名列前茅。“我們相信隨著數據量的增加,疾病預測等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創新應用,終將一一成為可能。”23魔方CEO周坤說。
堅信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成為現實
周坤是個不安分的人,骨子里充斥著創業的沖勁,從讀書時代就很清楚自己未來想干什么。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僅工作了一年多便選擇辭職創業。這樣的人,若給他一點火種就會被點燃。然后成為新的火種去點燃更多的人。
花了13年,耗資27億美元,2003年人類第一次完成全基因組測序;2007年,美國一家公司把全基因組測序降到35萬美元;2011年降至1萬美元;2014年降至1000美元。機緣巧合之下,從上海交通大學兩位教授口中了解到基因測序的科研現狀后,周坤看到了新世界:基因檢測的成本每隔三年下降近十倍,完全可以類比于集成電路的摩爾定律,其讓芯片價格大幅下降,功能卻大幅提高,從而讓個人電腦成為可能。
周坤拉著合伙人,2015年,基于對基因檢測消費市場的樂觀判斷,讓周坤再度創業,創立23魔方。周坤告訴記者,類比于集成電路的摩爾定律。在成本不變的前提下,一次基因檢測可處理的基因位點數,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但是人的基因位點數量不會增加。因而隨著時間推移,基因檢測的成本逐漸有了下探空間。
然而,檢測成本下降后,23魔方并沒有選擇保持價格提高利潤率,而是用降價來服務用戶。對周坤來說,利潤雖是企業想追求的東西,但他還有額外的追求。就是成為一個生命科學嶄新時代的深度參與者和締造者。而開啟新時代的前提條件,正是他用來對外界辯解降價的那句話:“產品應該人人可用!”周坤認為,只有如此,才能打開海量的基因檢測消費級市場,才能復制集成電路摩爾定律的成功。
祖源研究使基因檢測創新應用場景落地
近年來,23魔方在祖源方面開展深入研究。近日相繼發表兩篇有關基因祖源的學術論文。祖源測試的趣味性和準確性,為23魔方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提供了可落地的應用場景。
根據23魔方目前掌握的中國人基因數據,以及現有歷史資料分析推算,自明朝以來中國共有22萬個家譜,大約25%的家族覆蓋了中國人口的70%左右。截止到2019年5月,23魔方已完成4650個家譜的數據化,覆蓋8%的中國人;預計到2019年底,23魔方將完成3.4萬個家譜的數據化,覆蓋60%的中國人。換句話說,屆時60%的中國人,男性憑借自身基因,女性憑借父親的基因,透過23魔方的基因檢測,可以和數據化后的家譜相匹配,從而間接找到散失多年的家族與親人。目前,已有6名用戶通過23魔方的基因檢測找到了親生父母。
“基因檢測匹配家譜的原理,在于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比較穩定,大約每過140年,才有一個基因位點會產生突變。”周坤說,家譜之所以可以和基因檢測相關聯,是因為Y染色體“傳男不傳女”的特點,與中國家庭撰寫家譜的習慣相似,通過把家譜與家譜傳人的Y染色體基因數據化并形成樣本數據庫,便可以為進行基因檢測的用戶匹配對應家譜。
以開放的心態構建基因數據庫
在周坤看來,23魔方的使命是通過基因檢測,幫助用戶完成生命的數據化。自創立以來,23魔方保有的基因數據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增長,但對于更深入地開發應用,23魔方的樣本數量依然不算充裕。周坤表示,譬如像“疾病預測”這樣的應用需要分析以生命數據化為前提的超大量樣本,并形成可隨時調用的開放數據庫,才能將這項利于全人類的技術真正落地。
“這樣的數據庫,理應是開放的、包容的,充滿多樣性的。”周坤說,未來23魔方將構建面向整個產業的基因數據庫。然后和用戶和業界同仁一起挖掘應用,并推動醫藥產業和生命科學進步。他相信隨著數據量的增加,疾病預測等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創新應用,終將一一成為可能。而開放的數據庫則能大大縮短從“可能”到“現實”的距離。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