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跟這些"暴飲暴食"的動物比 人類的吃貨太小兒科了

人類鐘情舌尖上的美食,動物界里的吃貨同樣毫不遜色。圖1:這只雄性...

氣象學家實名批"天河工程":不顧質疑倉促上馬

最近,天河工程啟動星箭研制的消息引起氣象學家們的注意。我們陸續...

“五天工作制”的推動 為百姓帶來實惠

五天工作制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帶給老百姓最大的實惠之一了。作為五天...

“兩彈一星”元勛程開甲:一生為國鑄核盾

著名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

“天智一號”升空 開啟衛星智能紀元

11月20日7時40分,位于大西北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還黑黢黢的,呼嘯騰...

我國新能源公交車有了稀土“心臟”

記者20日從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悉,該開發區年產2億Ah...

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衛星 搭載發射4顆微納衛星

20日7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

迄今最亮星系“蠶食”臨近小星系被“逮個正著”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宇宙間迄今最明亮星系W2246-0526在貪...

野生水產一定比養殖的好,誰說的?

辟謠現在淡水蟹已經完全成熟,正是人們吃蟹的大好時機。一些商家會...

細胞放大鏡: 剝開癌細胞的“畫皮”

近期,接二連三有公眾人物因癌癥突然離世,令人扼腕的同時也引發熱...

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推動“空”“地”研究深度融合

全球水循環空間立體觀測示意圖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供圖神秘遼闊...

中國北斗邁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從國內走向國際

十一月十九日二時零七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

廣東與中國科學院9年合作項目超7千項 新增產值3200多億元

9年來,廣東省與中國科學院開展項目合作近7000項,累計新增產值3200...

基于內存計算技術的人工智能芯片問世

通過改變計算的基本屬性,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日前打造的一款...

“迷你大腦”發出類似早產兒的腦電波

據《自然》雜志近日在線報道,在實驗室培養皿中培育的迷你大腦,第...

新一代高壓成形新技術打破國外封鎖

記者18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該校苑世劍教授團隊提出的新一代流...

未來科學大獎: 用國際化“玩法”做“中國諾獎”

11月18日,是科學界的大日子。當天下午,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在京舉...

動植物物種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消失 罪魁禍首是人類

一些動植物物種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消失。但據近期英國《自然》雜...

星際來客“奧陌陌”也會“閃閃”反光

1年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來自太陽...

航天科工六院創新發展紀實:挺起固體動力事業脊梁

中國航天科工六院被譽為我國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搖籃,曾獲得過我國唯...

距太陽最近的孤立恒星周圍可能存在“超級地球”

一個國際團隊14日在英國《自然》雜志發表報告說,他們對此前獲取的...

許愿啦!“流星雨之王”獅子座流星雨18日極大

天文專家介紹,作為每年11月天象的主角,有著流星雨之王稱號的獅子...

電商刷單江湖:“每天60萬刷手待命”

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寶寶刷單網一個刷手群內多位主持(店家)...

教師蔣雖合研究“超高強鋼” 助力鋼鐵大國變強國

2017年4月27日,一篇題為《基于低錯配度高密析出強化的超高強度鋼》...

一顆“超級地球”正繞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旋轉

英國《自然》雜志14日發表的一項恒星運動研究稱,歐洲天文學家團隊...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新進展 預計2030年前建成

國際高能物理學界高度關注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又有了新進展...

科學家建議改變材料本質和回收方法 阻擊微塑料污染

雙11剛剛過去,電商銷售創下新紀錄,但因物流產生的塑料包裝品大規...

令達爾文“討厭的謎團”終于解開

140年前,達爾文對于被子植物在白堊紀中期突然大量出現,卻又找不到...

專家詳談為何京津冀今天出現特強濃霧?

11月12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整體...

俄國人稱:正造核動力可重復用火箭

網易科技訊 11月14日消息,俄羅斯一家主流太空研究機構稱,正在研...

1997諾獎得主:諾獎可能是除生死之外最重要的事

他是誰John E Walker,英國化學家,1941年1月17日生于英國約克...

貪婪無底限,人類會像破壞地球那樣毀掉火星嗎?

隨著人類對火星的了解越來越深入,人們開始擔心是否能夠保護好火星...

破解里程焦慮 動力電池突破不是唯一出路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

“比皮科倫坡”再探神秘水星

近日,歐洲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聯合研制的比皮科倫坡...

鐵基金屬玻璃有望成為治污神器

看起來就像一片普通家用錫紙,但卻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以及...

未來導航有望不靠衛星 全球首款量子“羅盤”問世

全球首款量子羅盤圖片來源: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官網據英國帝國理工學...

首張牌照頒發 國產衛星終端實現零的突破

該牌照的頒發,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與使用限制...

碳纖維復合材料讓飛機更輕盈

11月6日,兩年一度的珠海航展上,中俄合作研制的280座遠程寬體客機C...

科創板,打好“創新牌”

設立科創板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持上...

地球磁極逆轉依然遙不可及

指南針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它讓我們認識到地球磁場的存在,也說明地...

美科學家造出自組裝蛋白絲 有助合成全新材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首次從頭開始,設計和制...

量子糾纏或讓“絕熱量子計算機”有了實現途徑

相對經典計算機而言,基于量子力學的量子計算機,越來越成為科學家...

機器學習可預測基因組修復結果

英國《自然》雜志8日在線發表了一項人工智能及生物技術研究:科學家...

接近100%!鈣鈦礦基LED發光效率創紀錄

科學家將鈣鈦礦層整合進LED內。圖片來源:英國劍橋大學官網據英國劍...

罕見景象 宇航員在太空拍地球

提姆·皮克是歐洲航天局的一位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了186天的任...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