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學家研發設備 可將人類大腦信息轉為語音

發布時間:2018-11-19 16:26:05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caobo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5日報道,現在,隨著科研技術的發展,科學家越來越接近一個研究事實:把失去說話能力患者的思想轉化為文字。然而,這種設想大多只存在于科幻小說或者偽科學領域,目前,科學家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態,實現突破,相信很快就能夠把無語患者頭腦中的信息傳達出來。

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是上個世紀最有影響力、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演講者之一,但在生命的最后30年里,他無法說話,不能表達他的思想。盡管如此,計算機輔助技術幫助這位才華橫溢的天體物理學家繼續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一種具有美國口音的早期合成語音工具“完美保羅”(Perfect Paul)的聲音,代替霍金發言,成為霍金的標志性男高音。一旦他的拇指不能再點擊選擇字母,一個新的的系統可以讓他的臉頰微微抽搐,使霍金繼續進行交流。但是,“完美保羅”從來沒有直接讀過霍金的聰明頭腦,直接獲取霍金頭腦中的信息。

目前,哥倫比亞大學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和工程師以及紐約的美國猶太保健集團(Northwell Health)正在研發繪制大腦的私人語言,使他們能夠很快的把人類腦海中的信息翻譯轉化為聲音傳達出來。大腦的不同區域通過電脈沖和化學信使的組合彼此通信。聽力和言語集中在布洛卡氏區(Broca's area),這個區域既負責大腦的聲音,也負責“大腦的耳朵”。 韋尼克氏區(Wernicke)則控制人類的文字選擇。對于因受傷、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或鎖定綜合征而癱瘓的患者來說,這將改變他們的生活。肌萎縮側索硬化通常最終會攻擊延髓神經元,延髓神經元控制者運動功能或涉及物理行為的運動。失去這種功能并不意味著語言功能完全喪失——我們只需要學會理解獲取大腦的語言即可。

據Stat News報道,電氣工程教授尼瑪•摩卡拉尼(Nima Mesgarani)博士正在使用植入式電極條聽取大腦喋喋不休的聲音。他的電極記錄了大腦中的電子裂縫和卡扣,并將它們發送到計算機,然后計算機試圖制作它們的頭部或尾部。和其他語言一樣,摩卡拉尼博士的計算機也需要不斷學習大腦的電子詞匯。

2017年,臉書宣布了自己的目標——制作面腦,承諾從思想到文本技術的轉變,其團隊堅持認為,思想到文本的轉換不再是科幻小說,但摩卡拉尼博士和梅塔博士正采取更加謹慎的方法。他們招募了5名志愿者,要求志愿者們不斷重復數字和故事,使醫生能夠記錄他們大腦的電脈沖模式。然后將這些信號送入一種醫學合成器中,看看它們是否像語言或胡言亂語一樣出現。對于患有癱瘓和鎖定綜合征的患者而言,這是邁向下一代人機交互系統偉大的一步。

標簽: 科學家 人類大腦

上一篇:我們是否需要一個隨時在聽的智能助理?
下一篇:日本東麗開發出新型碳纖維 強度提高3成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