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英特爾11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H45來了 PICe 4.0時代正式到來

發布時間:2021-05-12 14:46:05 來源:雷科技 責任編輯:caobo

盼望著,盼望著,11代酷睿高能移動版H45來了,桌面端10納米的腳步又了。

千呼萬喚中,英特爾正式發布了全新的第11代智能酷睿高能移動版處理器,也就是玩家口中的(H45)。

上一代(H35)憑借出色的能釋放和均衡的功耗獲得了用戶的廣泛好評,PCIe 4.0接口的亮相也為筆記本電腦帶來了更多的可能,讓輕薄和能不再是互斥的單選題。此次發布的H45芯片不僅延續了H35的輝煌表現,同時也補全了了曾經的市場空缺,用差異化的產品去迎合不同的用戶群,

先說說整體架構:在去年發布U系列產品后,英特爾把廣受好評的Willow Cove微架構引入到H系列中,基于10nm SuperFin的制造工藝推出了采用Willow Cove微架構的i5/i7/i9系列產品,覆蓋從低端入門產品到高端旗艦產品的6-8核心處理器市場。

PICe 4.0時代正式到來

功能方面,英特爾在CPU端提供了高達20條PCIe 4.0通道(23條PCIe 3.0通道),讓OEM品牌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除了常規的16+4分配方法(常用于獨立顯卡+SSD的組合)外,OEM也可以選擇8+4+4+4的獨顯+雙SSD運行模式,為品牌提供了更大的定制空間。

高速通道也將一些過去只在高端桌面電腦上見到的配置帶到筆記本上,比如4K120Hz、FHD360Hz屏幕等。高速硬盤也可以降低讀盤時間,像次世代游戲主機一樣,高速硬盤的出現完全有能力改游戲的開發理念,讓讀盤不再打斷游戲進程。

考慮到大多數筆記本顯卡都跑不滿16條PCIe 4.0通道,在8+4+4+4的模式下,品牌可以選擇RAID 0的組盤方式,并在英特爾RST技術下進一步提升電腦能。

更快的連接速度和更強大的

除了標準的Wi-Fi 6技術外,H45還支持高端的Killer Wi-Fi 6E。基于頻率更高的6G頻段,H45可以使用更多的Wi-Fi 6通道,也能實現更高的傳送速率。除此之外Killer Wi-Fi基于軟硬件的解決方案也可以為玩家提供更穩定的網絡連接,保證網絡高速有效。

最新的Thunderbolt 4接口自然也不會缺席H45芯片,憑借40Gbps的高速傳輸,玩家可以輕松實現高速存儲和GPU拓展,讓為輕薄筆記本帶來更強大能。

因微架構優化,在與10980HK的對比中,全新的11980HK能在相同的TDP設置下實現5%-21%的能提升。即使是和主要競品AMD Ryzen 9 5800HX相比,11980K也有著約10%-20%的能提升。

更高的生產力

除了游戲表現出眾,即使是內容創作領域,H45也有不俗的能表現:

首先,H45用上了Xe架構和32EU的集成顯卡設計,能在英特爾Quick Sync Video的協助下輕松滿足4K60fps的視頻需求。出色的解碼能力也與競爭對手拉開了足夠的距離。

其次,剛才提到20條PCIe 4.0通道讓H45有著高速數據吞吐能力。借助20條直連CPU的PCIe通道,創作者可以以適合自己的方式挑選電腦的硬件設備,比如獨立顯卡、RAID硬盤組等等。在Thubderbolt 4接口的幫助下,即使是電腦外圍設備也可以輕松配置:從外置顯卡到存儲服務器,即使是輕薄筆記本電腦也有不輸大型工作站的拓展能力。

除此之外,英特爾的AI功能也可以進一步加快創作軟件的運行效率。比如運用AI擦除相片背景時,速度相較于第10代有著20%的提升。即使是常用的Office套件,在升級優化下也能實現14%的能提升。

除了第11代酷睿,英特爾也同步更新了支持英特爾vPro臺的11代酷睿高能移動版。

總結

當然了,大家都想在11代高能移動酷睿上找到下一代桌面酷睿的蛛絲馬跡,既然H45的核心已經成熟,我們什么時候能在桌面端看到H45的核心呢?但遺憾的是移動芯片和桌面芯片有著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比如高端臺式機往往會主動朝高功耗的方向設計,這樣的工作條件對移動端的核心來說并不現實。但另一個方向看,如果未來10nm工藝能進一步優化,將芯片能在高TDP下穩定工作,桌面10nm相信指日可待。

標簽: 英特爾 H45 PICe 4 CPU

上一篇:RDNA 3有望引入小芯片設計 與英偉達展開激烈交鋒
下一篇:三星5nm旗艦芯片有AMD RDNA架構加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