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智能大會各項賽事科技水平已有長足進步 看救援機器人大顯身手

發布時間:2021-05-24 10:31:39 來源:今晚報 責任編輯:caobo

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各項賽事的科技水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其間,“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暨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天津國際邀請賽”上,很多專業隊伍帶著最新研發的機器人產品前來一較高下,賽場上的機器人踢得有模有樣。

標準臺組比賽是最接人類的比賽,觀賞很強,其直觀感受最符合人們對機器人“世界杯”的想象。機器人穿上不同的衣服代表不同賽隊,前鋒、后衛、守門員五個機器人組成一支足球隊,通過視覺定位、決策、導航、步態控制完成找球、追球、踢球、射門等動作。

哨聲一響,比賽開始了!人形機器人要首先克服步態行走控制的困難,再進行帶球、攔截等操作。只見機器人將胳膊背在身后生怕犯規,不小心摔跤倒地后果斷地自己站了起來,整個過程比往屆賽事變得更加靈活流暢。

觀看機器人球賽,更重視什么?

小型組機器人足球賽是新增分賽項之一。由于機器人更小、速度更快,賽場上的較量非常激烈。機器人身上的顏色標塊相當于隊員號碼,它們通過識別球的位置進行配合,實現傳球和射門。

記者發現,這類機器人在賽場上的轉移速度很快,最快能達到每秒5至6米,與人的奔跑速度差不多。“每個機器人的運動能力和團隊配合能力都很強,它們共同擁有一個‘云大腦’。選手利用場外計算機進行戰術判斷,可以及時改變策略,告知每個機器人隊員的角色、把球傳到什么位置。”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景川介紹,體育賽事專注于比分和精彩程度,而機器人比賽更注重技巧和團隊配合。這項賽事對于現實生活中的物流運送配合等場景都有實際應用意義。

救災,看救援機器人大顯身手

救援機器人在世界范圍內都被廣泛關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救援組的比賽更注重實戰效果,給機器人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據介紹,在現實生活中的災難現場,機器人要代替人類救援隊員先進入,發現里面是否有傷員,準確報出位置;確認空間內的結構是否穩定,隨后人類救援隊伍才能真正進場。

本次賽事的內容是一個模擬的災難現場,此次展現的救援機器人基本能代表我國在該領域最高的研究水。記者看到,在木塊模擬的凹凸不的場地中,機器人緩緩爬坡越過障礙,依靠激光測試的傳感器判斷出危險品、熱源、活體等的信息。其中發紅外光的器件模擬幸存者,機器人需要把幸存者的情況信息發送到外面。機器人搭載了多個攝像頭,操作人員在電腦上可以看到機器人的全部環境。機器人上方圓形的激光雷達可以實現自主建圖,機械臂則具備探、拔、戳等不同的功能。機器人不光要展示運動能力,還要完成微小的傳感器感知和關閉閥門、切斷和對接管路等精細操作。

小學生組比賽,最小選手僅6歲

值得一提的是,賽事還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參與,小學生組別也有相應的比賽,最小參賽選手僅有6歲。記者在12歲以下組搜救賽現場看到,小選手們正在編程、試驗程序。機器人是一個載體,邏輯和實踐能通過機器人的形式表達出來。別看眼前的小朋友只是完成簡單的模擬,再過幾年就可以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問題。

本報記者岳珊

標簽: 世界智能大會 賽事 機器人 科技水平

上一篇:AI續寫火了 AI創作到底靠不靠譜?
下一篇:AI續寫故事在網絡流行起來 為何AI續寫讓人欲罷不能?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