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華中科技大學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光谷人工智能大會暨企業家高峰論壇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論壇持續2天,以“智能賦能·無限可能”為主題,6位院士作主旨報告,80余位學界、業界專家與千余名參會師生交流研討,論壇現場,專家學者展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在行業中的應用案例,人工智能的應用和數據安全也成為熱議話題。
“讀寫器一掃,就能在云平臺上智能驗證疫苗是否合格。” 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展示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在疫苗生產、運輸中的實際應用,依托CPS技術,疫苗的生產環境、儲存溫度、環境參數、地址位置等關鍵信息都將被儲存在一個小小的元器件里,避免生產和運輸環節中可能發生的問題。
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介紹,在直播行業中,人工智能技術消除人工審核盲區,精準識別直播視頻中畫中畫,小窗口的違規現象;在安全生產領域,可以對輸電線進行安全監控,識別煙火、建筑施工、吊車、違停等隱患;在紡織領域,可以對棉花異常纖維進行篩查,準確率達到95%。
無需剪輯也能自動生成視頻,無需呼喚“小度”也能操作智能產品,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就“人工智能平臺支撐產業科技創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她認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驅動力量,已經為產業創造了重要價值,企業通過自我革新,促進AI等核心技術的提升,能反過來更好地支撐產業科技創新。
“智能機器人在1.0自動化和2.0數字化時代實現了較大的進步,但離3.0智能協作和4.0自主服務時代,仍任重道遠。”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王耀南坦言,智能機器人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精準農業、智慧醫療等領域均得到了較好地運用,但在人機協作、情感交互方面還存在技術難點,未來機器人擁有更強的自主性,具備感知和決策能力,包括需要通過有限的數據快速學習、適應復雜未知的環境,“把人的優勢和機器人的優勢深度結合,未來的人工智能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記者張歆、見習記者田佩雯、通訊員高翔、實習生潘思含、許培)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