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互聯網保險亂象亂象頻發 “拉網式”整頓3個月倒計時

發布時間:2021-08-13 14:00:02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caobo

風口上起飛的互聯網保險業務近日迎來監管“重錘”。8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渠道獲悉,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示,將重點整治互聯網保險中銷售誤導、強制搭售和誘導銷售、違規經營和用戶信息安全等突出問題,并擬定了此次整治工作的相應時間表。

劍指四大問題

疫情之下,互聯網保險一度乘風口扶搖直上,創下驚人成績。然而,疾馳中隱憂頻現,諸多亂象也隨之而來。

據悉,此次《通知》要求突出整治重點,針對互聯網保險產品管理、銷售管理、理賠管理、信息安全等亂象頻發領域,重點整治銷售誤導、強制搭售和誘導銷售、違規經營和用戶信息安全四大突出問題。

銷售誤導方面,包括欺騙保險消費者、投保告知不充分、隱瞞承保信息等問題。包括在互聯網宣傳和銷售保險過程中,對保險產品做不實宣傳,關鍵信息描述與合同條款約定不符;為吸引消費者購買,故意使用誤導性詞語,混淆和模糊保險責任,導致消費者不能正確理解產品功能和特點;片面或者夸大宣傳保險責任,混淆保險產品與其他理財產品的界限等現象。

強制搭售和誘導銷售方面,則包括強制搭售、誘導銷售、套路續費等問題,如與網絡借款平臺合作,強制消費者在借款過程中購買指定渠道或指定公司的保險產品,變相收取“砍頭息”,若不投保則無法辦理借款;在預訂火車票、機票、酒店過程中,強制搭售保險,若不購買保險則不能享受優惠折扣……這些現象將均被禁止。

經營不合規不審慎方面,則包括非法經營、違規經營、費用虛高、經營不審慎等問題。

《通知》及相關附件表示,互聯網平臺突出宣傳“零首付”“低首付”等字樣,而未能全面展示保費繳納整體情況,誘導消費者購買保險;宣稱“免費領取”,實則后續收取客戶保費;通過歪曲監管政策、炒作產品“限售、限時、限量”等方式誘導消費者購買保險;以“分享有禮”“紅包補貼”等方式,非法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外利益誘導銷售保險;網上投保頁面設置不規范、不科學,誘導消費者勾選“自動續費”,而后續扣費不提前提醒,也不經客戶選擇或確認,直接通過系統扣費的套路續費……類似的宣傳營銷方式均被列入了“黑名單”。

而用戶信息安全方面,則包括違規收集用戶信息、信息安全隱患等現象。《通知》相關附件指出,一方面是違規收集用戶信息,未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收集、處理及使用個人信息;另一方面用戶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互聯網保險客戶的資金支付以及用戶的信息都集中在互聯網系統上,存在資金被盜取、用戶信息被非法利用的風險。

內控機制不完善

從監管罰單和消費者投訴來看,此次《通知》指出的四大亂象在實際的保險營銷過程中俯拾皆是。

以黑貓投訴平臺為例,搜索“保險”字樣,相關投訴多達9.93萬條,許多消費者表示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了互聯網保險合同,被誘導“強買強賣”,甚至收到的“贈險”最終依然照扣保費;還有消費者表示自己買車、買房時,車貸、房貸被搭售保險出售。

標簽: 互聯網 保險業務 他理財產品 信息安全

上一篇:蘇寧易購零售云即將邁入“萬店時代” 全面開啟快修新賽道
下一篇:小常識get起來:微信正在運行什么意思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