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關注:北京共青團多措并舉助力青少年成長——青少年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發布時間:2023-05-04 09:01:27 來源:青瞳視角 責任編輯:caobo

服務青年始終是共青團的工作生命線。北京團市委心系廣大青少年,始終是黨聯系青少年最為牢固的橋梁和紐帶。五年來,北京團市委竭誠服務青少年成長發展,通過踐行以青年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措并舉,著力推動首都青少年高質量發展。從編制實施《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到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從創新“未訴先辦”工作機制到服務引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服務青少年發展與成長的道路上,北京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有效路徑。本市青少年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不斷充實。

編制規劃做好制度設計 全面助力青少年成長


(資料圖片)

為更好推動“十四五”時期本市青少年事業發展,更好地促進全市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2021年,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該規劃立足北京青少年事業發展新起點,瞄準全市青少年各方面的實際需求和未來期許,將青少年事業發展融入服務首都發展大局,用五大章節、十個方面,以及聚焦十個重點項目,提出了一系列服務青少年的目標和措施。

頂層設計已經明確,上述規劃為本市“十四五”時期青少年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從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校育人質量、加強科技創新教育、強化社會實踐,到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多舉措服務青年婚戀交友、推動青年創業就業、豐富青少年文化活動、參與國際交往等等,一攬子實實在在的措施擲地有聲。該規劃還明確提出10個重點項目,包括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工程、北京青少年網絡文明發展行動、“青創北京”工程等等,通過聚焦重點領域,在服務好青少年的同時,也切實地提升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助力其成長。

完善的制度設計也為青少年成長提供必要保證。北京共青團持續建強用好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團市委作為市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具體承擔牽頭協調、督促落實的工作職責。各區、各部門高度重視青少年工作,關心、支持青少年事業發展,積極回應和解決青少年關心的問題,形成工作合力,正持續為青少年辦實事、辦好事。各市轄區黨委、政府建立區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負責推動規劃在本地區的落實,協調解決規劃落實中的問題,各區團委作為區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具體承擔協調、督促職責。建章立制、明確權責、多方發力,服務青少年工作提質增效。

聚焦服務新興青年 以市委文件形式高位推動

對于數量日益龐大的新興青年群體,北京市委市政府也給予了足夠的關心和重視,在全國率先以市委文件形式高位推動新興青年工作。此前,依托北京新興青年群體狀況調研,北京團市委摸清了全市新興青年的數量規模、群體畫像、主要特征、存在問題,主動走訪、對接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25家部委辦局,溝通情況、研究措施,形成5個方面22條具體舉措,推動以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印發《關于加強北京新興青年群體工作的若干措施》,并納入全市黨建工作整體安排,有力推動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新興青年群體的關心支持,形成了普遍工作共識。

過去五年,本市團組織的有效覆蓋面正在持續擴增,目前,共有基層團組織7萬余個,團員12萬余人,其中,“兩新”領域團組織數量占比上升,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區兩級相關行業系統,全國民營500強在京企業、互聯網100強在京企業等均有建立團組織,初步形成了行業牽動、園區帶動、龍頭企業示范引領的局面。聚焦新業態、新就業青年群體,根據市委兩新工委黨建試點工作要求,本市還推動了順豐、圓通等14家快遞企業全部建團,百度等17家互聯網企業建立了團組織。

在服務新興青年工作進程中,北京團市委還不斷強化品牌意識,每月定期開展“京小團”公益理發活動。同時,推動新興青年更好地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積極引領新業態、新就業青年參與志愿服務,持續開展“小哥來了”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此外,目前全市已有近1000家“小哥加油站”服務引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

針對“急難愁盼” 創新“未訴先辦”機制

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也是服務青少年、助力成長的重要一環。過去五年,北京團市委始終堅持以服務首都青少年成長成才為工作主線,持續瞄準青少年心理、婚戀、就業等“急難愁盼”問題,創新“未訴先辦”工作機制來解決。這些創舉,既推動服務邁向精準化,又不斷提升各級團組織針對青年成長發展需求的回應和服務能力。

近年來,北京正不斷探索和完善共青團的服務體系:依托12345未訴先辦和基層組織、團干部,團屬線上、線下陣地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訴求收集機制,逐步構建“青少年訴求大數據”,提高服務青少年的便捷性和實效性。同時,建立資源整合機制,加強團屬資源、項目的聯動互通,發揮各級青聯、學聯、少先隊等作用,高效整合相關資源,各領域各戰線通過穿針引線、互通有無,提高服務青少年的持續性和長效性。充分用好“青少年訴求大數據”,精準找到服務對象、精準發現服務訴求、精準推送服務內容、精準匹配服務資源,提高服務青少年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再利用“青少年訴求大數據”,搭建青少年服務理論研究長效機制,運用服務活動中收集的數據和案例開展研究、優化項目,形成了工作和研究同步開展、同步進行的工作機制,提高服務青少年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幫扶困境青少年25萬余人次過去五年,“六位一體”精準幫扶的“北京經驗”向全團推廣,累計幫扶困境青少年25萬余人次。其中,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就是幫扶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通過充分聚合協會會員的資源、精準輸出,在幫扶對接中深化企業社會責任。在2019年,通過開展“北京爸爸、北京媽媽”項目,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標準,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幫助新疆地區解決40個兒童上學問題。同時,組織近百家會員企業積極參與“千校萬崗”大中專學生就業精準幫扶行動,為北京市2018屆、2019屆、2020屆貧困地區畢業生提供就業幫扶,共提供銷售顧問、酒店管理、活動專員等各類崗位1000余個。

五年來,北京團市委致力于構建“大權益”工作格局,推動完善首都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深化“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工作,加強12355青少年心理熱線建設。北京青聯也在持續行動,廣泛動員青聯委員和各會員團體,依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圍繞青年生活、工作熱點、痛點、難點問題開展了多項調研,基于調研,探索青年事務領域廣泛多層的制度化協商民主方式。比如,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域,提出了“建立違法未犯罪未成年人訓誡幫教制度”“加強北京市羈押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矯正工作”等相關提案;在青年就業創業領域,提出了“引領北京市國企青年投身創新實踐”“加強農村青年職業教育、促進農村青年職業發展”等提案;同時,還建立青聯委員志愿服務團隊,幫助解答12355熱線問題,提供青少年心理與法律咨詢服務……種種努力,為青少年成長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此外,北京團市委還指導西城區、順義區成功申報國家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近年來,西城區持續動員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援建青年之家、音樂教室、希望小屋,開展“紅墻助學”“我在北京有個家”等項目。順義區也在過去五年中持續關心關愛困境青少年,開展“圓夢微心愿”“陽光生日PA”“冬奧冰雪體驗”等主題活動,精準服務青少年2700余人次,在全區范圍建設“希望小屋”6個。

千方百計為青年辦實事、解難事,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北京各級團組織始終與廣大青年想到一起、站在一起,用實打實的服務、有溫度的關懷,讓廣大青年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

《北京青年報》2023年5月4日相關報道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崔毅飛

標簽:

上一篇:天天頭條:9大在建工程,全年實際消耗格力電器的現金流僅僅20億元,格力節儉辦大事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