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如何化解行動力不足?10個好方法可以讓孩子馬上動起來

發布時間:2023-05-02 11:09:03 來源: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caobo

如何化解行動力不足?10個好方法可以讓孩子馬上動起來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


(資料圖片)

孩子手頭需要執行的事不少,但就是一直拖著,不肯動手,表現出一種頑強的情感抗拒。即使開始做了,三分鐘熱度沒幾天,又找到一萬個理由擱淺下來。

如何化解行動力不足?如何幫助孩子馬上行動起來?小編為大家提供幾個實用的方法。

如何擁有源源不斷的行動力?

01

告訴孩子:

練習自己做決定

許多人遇到問題和決策,喜歡觀察和考慮“別人會怎么做”,而不是“我想怎么做”。這容易導致,當外界沒有現成的、足夠的參考坐標時,自己就喪失了做事的勇氣。

試著把決策的主動權交給自己,你每一次做出決定,并從結果中獲得反饋,都是經驗的積累,都是對自信心的鍛煉和提升。

02

告訴孩子:

找到行動的內驅力

當一件事,能喚起你的表現欲望、創作沖動、理想自我的認同時,才能讓你真正地做下去,并且做好,而不會感到“被迫完成”的壓力。熱愛是行動力天然的催化劑,會誘著你主動去鉆研事情、解決事情。

要多去生活中探索,找到興趣所在。和喜歡的事為伍,身心自然會進入一種高度喚起的狀態。

03

告訴孩子:

從能完成的小事做起

從具體的能完成的小事開始,一點點來。先把拖了很久,但實際上并不困難的事情解決了,完成這些你會有發自內心的輕松感、勝任感。繼而,勾起了“再解鎖一件”的念頭。

任何龐大復雜的事,我們都可以通過把它拆解成小單元、小模塊、小碎片的方式來逐步完成,保持自己處于“有進度”的狀態

04

告訴孩子:

漸進挑戰難一點的事

如果事情完全在駕馭之中或是簡單重復,也會因為“無聊”“缺乏新鮮感”,喪失推進的動力。

這個時候,就需要走出舒適區,挑戰一些更艱巨、更復雜、更具成就感的事。只要有疑難問題來逼你時時用腦子,有未解的迷局盤旋在你好奇的心中,你自然會保持發展求知的興趣,不自覺地行動起來。

05

告訴孩子:

減少不必要的思想內耗

一個人不去做一件事,是因為“懶”嗎?不完全是。

很多時候,我們是因為想得太多,在心理層面預設了事情的艱巨性,又顧及他者的眼光和評價,擔心結局不盡如人意……行動尚未展開,思慮已經折損了大半元氣。

考慮周全是必要的,但如果在“想”的層面滯留太久,則需警惕起來,畢竟空想無果,行動才能帶來答案。

06

告訴孩子:

用完成效果激發斗志

你不想跑步,但跑完后形體更舒展;你不想社交,但見完朋友聊完天,心情明朗許多,那么你到底還想不想呢?

抵觸做事的時候,跳到結局往回解釋意義,想象“堅持完成后,自己如何優秀如何發光”,一念之間,或許就能促成改變的開始。

07

告訴孩子:

善待自己,但不“慣著”自己

不難發現,那些經常說事情太難了、自己做不到的人,倘若真的走投無路,必須要面對的時候,大多也都能夠拿下,甚至可以完成得很漂亮,原來這件事做起來也還好。

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施加約束,強制自己按期完成。不是為了受苦,而是鍛煉自律性和爬坡過坎的耐受力。不給拖延無限期的縱容。

08

告訴孩子:

多結識自律的人

榜樣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

如果你身邊有行動力超強的朋友,或是處在一個講求效率的環境氛圍下,你會不自覺地加入節奏,拒絕“慣性力量”的延宕。

所以,多去靠近、汲取積極的能量,從優秀的他者身上,我們更能收獲情感支持,找到自己努力行動的意義。

09

告訴孩子:

換個角度想問題

不要讓生活狀態去掌控我們的心態,而是要讓自己的心態去影響生活。想法轉變了,行動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你可以嘗試:

今天不做了,明天再說吧……

轉變成:

今天做完,明天就有時間嘗試別的新鮮事了!

從:

不喜歡,無興趣,不想做……

轉變成:

試試也未嘗不可,有比較才能鎖定真正熱愛的事。

從:

我害怕做不好,以后再說吧……

轉變成:

生命重在體驗,做好做不好,我做了才知道。

10

告訴孩子:

激情,激情,還是激情!

何為激情?

是你還熱愛著自己和眼前的生活,是你對未來還有探索的熱心,是你對更多可能性的深層好奇,是你在努力把自己支棱起來的情感渴望。

一個永葆激情的人,才不失前行的勇氣與力量。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負重前行的生活之路上,守護好內心激情的火苗,主動采取行動,做一個生命力旺盛的人。

來源丨中國教育報

責編丨王曉軍 圖片丨攝圖網

復審丨李培 終審丨張雪蓮

標簽:

上一篇:天天快看:李夢:完成夢想的路上一定有坎坷 年輕人不要怕&要勇敢向前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