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特級園長、特級教師龔敏走進課堂,和大班孩子同上一堂課。從幼兒園的班級日記,到小學生日記、園長日記、宇航員日記……各種日記一一呈現,她用語言演繹的方式,讓兒童感受到“日記是有力量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徐匯區共有110多位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其中在職40多位,特級教師、特級校長數量位列全市16個區之首。今天(5月9日),徐匯區“特級教師開課啦”首場活動開講,首位主講人龔敏堅守學前教育領域35年。在她看來,自己面對的不是一項項硬指標的工作,而是一個個獨立又獨特的生命個體,讓孩子們帶著人生最初階段習得的良好品性、習慣和技能等,“飛”向更高遠的天空。
【做一個懂孩子的幼兒教師】
“什么是日記?”“你看過日記嗎?”“如何理解日記?”……徐匯區首場“特級教師開課啦”——上海市特級教師龔敏名師課堂展示活動中,圍繞“班級日記”這一話題,孩子們紛紛展開討論。“日記就是記錄,可以記事、記情、記景。”“日記以后可以用來回憶。”……與孩子們不斷互動中,龔敏娓娓道來,鼓勵幼兒自由地說,讓兒童在這個活動中領略“講述”的要素。
如何做一個懂孩子的幼兒教師?在她看來,孩子獨立又獨特,以幼兒語言教育為例,幼兒教師的專業應體現在懂規律、辨需求、助成長。3至6歲幼兒在講述活動中,遵循“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的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發展特點,理解規律就會清楚冷靜地面對一些現象、規避一些問題。成人與孩子交流時,一定程度上需要考慮孩子對語言的接受和模仿。如果選擇適宜孩子的內容,朗讀兒歌、復述故事,有利于孩子的語言發展。
幼兒的語言表現有趣而豐富,在沒有成人的干擾下,他們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語言交往方式,也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當孩子還不善于用語言表達,教師應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時常傾聽、反饋中,及時發現與解讀孩子行為及背后的意圖,專注于與孩子們的交流。龔敏認為,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錘煉自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語言素養。生活是孩子語言學習的大場域,孩子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起點,生活就是孩子學習的基礎和源泉。語言的學習必然是回歸生活并滲透在生活中,關注孩子的個體經驗,為每個孩子創造表達的機會。
在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烏南小導游會引導大人參觀他最喜愛的場所;小小播音員播報天氣、新聞或自己的感受,將創設的場景和社會真實場景進行鏈接。“珍視孩子的情感,捕捉語言教育的生長點和價值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觸發孩子的思想與童趣,實現心靈滋潤與逐步成長。”龔敏說,每個幼兒園教師從教時都擁有一張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但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一種工作的藝術語言。教師要以自身的教學語言素養為提升基點,加強訓練,有意識地積累相關理論、日常教師用語和大量幼兒文學作品,及時記錄當日帶班情況、孩子語言狀況,從中分析、思考,捕捉研究的問題,以便反思和調整教育教學行為。“當我們用全新的視角看待孩子的發展,就要學著借助孩子的力量和智慧,面對未知,并肩探索;育人的經歷,意味著作為教師,我們的能力提高與知識完善是一生的功課;育人之路,則是為了更好修煉與豐盈自己的生命狀態。堅持用‘懂’的心去呵護、辨析和支持童年成長,努力實現學前教育的意義和幸福所在。”龔敏說。
【涌現更多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優秀師資】
高質量的教育離不開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今年3月,徐匯區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成立,立足區域教育改革和創新發展,為特級教師、特級校長的自主發展、學術研究、服務區域教育改革和發展創設平臺,促進徐匯教育卓越發展、高品質發展。特級教師、特級校長也將瞄準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要求,圍繞育人方式轉變、教育數字化賦能、學生全面發展等教育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齊心協力,開拓進取。
徐匯區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首屆理事長李文萱說,今年開啟徐匯區“特級教師開課啦”系列項目,組織特級教師開設探索課堂教學轉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示范課,組織特級校長開設探索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策略系列講座,不斷探索豐富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聯誼會活動內容和形式,希望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們在承擔項目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專業持續精進和對區域教育高品質發展的貢獻。
多年來,特級教師、特級校長這支隊伍在徐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程中做出積極貢獻。聯誼會擔負創設發展平臺、引導交流合作、引領學科建設、助人持續發展、助力教育創新的使命,著力進一步發揮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引領、指導、示范、輻射等作用,為徐匯區教師、校長發展提供學術引領和專業支持,涌現更多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優秀師資。在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院長王洋看來,徐匯區“特級教師開課啦”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發揮教育人才支撐作用,讓教育成果惠及更多人,打造教育優質均衡的示范樣本,為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欄目主編:徐瑞哲
本文作者:許沁
圖片編輯:邵競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