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一塊地囤22年,李嘉誠收獲60倍的暴利,到底是誰在背后為他撐腰?

發布時間:2023-08-21 17:23:13 來源:蝴蝶花雨話教育 責任編輯:caobo

一提到李嘉誠,恐怕絕大多數的人都會以仰慕的目光看著他。從他資本投資的角度來看,他確實有著他人所沒有的獨到眼光。而他每次投資所獲得的回報也是驚人的。


(相關資料圖)

但是,一個玩弄資本的人,如果沒有人為他站臺,他真的就能無望而不勝嗎?這恐怕就未必了。

這不,最近,北京東五環內一個叫御翠園的樓盤突然爆火,而這個樓盤就是李嘉誠開發的。而就是憑著這個樓盤,李嘉誠就獲得了高達60倍的回報率。

房地產開發,能有這樣的暴利嗎?恐怕許多人都會對此產生懷疑,但是李嘉誠做到了,而且還是風風光光的,你我除了仰望,還能說些什么。

你要知道,御翠園這個樓盤,單價就是10萬左右,隨便一套房,沒有千萬,你拿不下來。也正因此,在此前的報道中,就有記者調侃:如果名下沒200萬的現金或者800萬的資產證明,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這樣高的售價,成本應該是不低的。要知道2019年7月中海地產經過56輪的爭奪,以79.4億的價格拿下了豐臺區一個地塊,摘得年度全國總價地王的稱號,樓面價折合6.66萬/平方。

按照一個樓盤的開發周期為三五年來計算,每平米就是按10萬計算,這掙得也不是怎么多,而御翠園怎么就能實現高達60倍的回報率呢?他李嘉誠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呢?

原來,李嘉誠的算計就在他拿地的時間上。按照第一財經的報道,和記黃埔是在2001年跟北京市簽的土地出讓協議,姚家園地塊總面積為40萬平方米,李嘉誠實際出了7個億。折合下來,土地的成本只有1750元一平方,不到中海地產的3%。

他李嘉誠就是當時拿了地,如果按照國家的政策:土地閑置滿兩年、依法應當無償收回的,堅決無償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閑置滿一年不滿兩年的,按出讓金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征收土地閑置費。

那么,他李嘉誠有那個底氣這樣做嗎?如果他當時開發,那時東五環附近比較偏僻,能賣5000萬/平方恐怕都是歡喜了。但是,他沒有開發,國家也沒有收回,土地閑置費也沒有人記得去征收,這不是很詭異的一件事嗎?

我們在當時沒有收回?,F在既然他開發了,那么土地閑置費是不是應該征收?我們原來制定的土地閑置費是指兩年之內閑置的土地,而現在,他把這片土地閑置了22年,我們是不是應該對他課以嚴厲的土地閑置費呢?

不說其他的,就應該以中海地產那塊標王作為參考,讓他的地價也能達到6.66萬/平方。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就是為了打擊打擊投機的行為。

而李嘉誠在國內很多地方都玩這種套路,上海、廣州、重慶、惠州、東莞、中山等多個城市,他的長實、和黃都囤地居奇。而2020年,成都還點名李嘉誠,而原因就是是2004年在當地南三環外買了近兩千畝的土地,16年后還沒蓋完。

地方政府賣地,是希望房企及時開發,拉動地方經濟,而李嘉誠之類的人卻拿了地卻不行動,不但拖了地方發展的后腿,也影響整個地方的經濟發展。

而等到基礎設施齊備了,各種配到設施跟上了,馬路修好了,地鐵修好了,商業也漸成規模了,他們才行動起來。

這換一個角度看,不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嗎?按照李嘉誠的玩法,政府不是完全可以把土地握在自己的手里,有什么必要把它放在一個陌生的手中呢?

而他們這樣的玩法,最后不但傷害了地方政府,更是對老百姓的一種肆意盤剝——因為這超額的回報本身就是屬于老百姓的啊。

要是每一個開發商都像李嘉誠這樣玩,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瘋狂地拉高房價,而最后傷害的始終是我們的老百姓。

李嘉誠這樣明目張膽地和政策叫板,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正義發聲,是因為什么原因呢?應該是他的背后有很多利益相關者為他站臺吧,否則,他能這樣肆無忌憚嗎?

如此詭異的一幕都能堂而皇之的出現,讓人不可理解,但卻實實在在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一聲嘆息!

親愛的讀者,對于李嘉誠在北京囤地居奇,22年后才開發,收獲60倍的暴利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注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

標簽:

上一篇:金磚國家是如何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的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