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帶火了露營,卻干黃了露營電商。
近日,小紅書旗下自有電商平臺“小綠洲”發布了用戶告別信,宣布將于今年10月1日停止運營,并于10月31日正式關閉。
關于“小綠洲”商品后續的售后問題,消費者可以通過“小綠洲”頻道商品頁面、歷史訂單與客服進行聯系。
(資料圖)
“小綠洲”可能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出圈的這一天,是宣布關閉服務。
一部分網友對此并不覺得意外,搭帳篷上手難度大,小眾戶外產品消費頻次低、價格偏高等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導致露營這種新鮮的生活方式轉變為消費場景,中間會有阻礙。
對小紅書來講,“小綠洲”此前一直是轉型電商的一個重要布局,而關停,也不代表小紅書對電商路的探索要放棄。
培養新的頭部主播,提出將投入500億流量扶持買手,小紅書正在積極找尋新的途徑。
露營火了,“小綠洲”卻火不起來?
還記得2020年掀起的那場露營風潮嗎?
帳篷、折疊椅、地毯、美食……從那一年開始,各個社交平臺里,戶外元素突然多了起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年輕人到野外露營,找尋新的玩伴,擴大新的交際圈,然后將體驗在社交平臺分享,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人。
據易觀報告數據顯示,有56.9%的用戶參與露營的契機是社交網絡上達人的內容分享,有86%的用戶會從社交內容類平臺獲取露營信息。而在這其中,小紅書以82.9%的占比,成為用戶獲取露營信息和分享露營體驗的首選平臺。
三年過去,露營的話題依然活躍在小紅書內部,#露營#一起去露營#戶外露營等詞條,最高已達到27.4億瀏覽量。
小紅書#露營關鍵詞高達27.4億瀏覽。
推動一個新的IP從成型走向成熟,對本身靠社區內容起家的小紅書來說并不算難,但變現問題卻困住了小紅書的腳步,有了好內容,下一步呢?
線上最快的變現方式無非兩種,一種是廣告,一種是電商。露營大火期間,分享露營攻略、拍照技巧的垂類博主,和露營相關的個人店鋪、團建商家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賺得盆滿缽滿。
自媒體釘子聞道曾報道,成立于2020 年底,主要面向露營小白愛好者提供標準化體驗套餐的“大熱荒野”,曾在半年時間里達到了千萬元銷售規模,而預計成本才不到百萬,絕大多數訂單都來自于小紅書。
而小紅書自己,也想趁著這一波熱度掘金。
2022年初,小紅書推出了自營電商項目“小綠洲”。起初,“小綠洲”主營包括美妝、護膚品、香氛、時尚家居等綜合品類,很符合小紅書的調性。但看到露營、飛盤等戶外活動熱度久久居高不下,相關筆記和話題量猛增,并一度超過美妝品類,它立馬更改了定位,轉向深耕露營、陸沖、滑雪、騎行、徒步等運動場景。
這算是小紅書的常規操作。小紅書似乎很喜歡將一些垂類生活方式內容作為切口,以抓住人群關注點的變化。2022年,小紅書還自建線下營地“安吉小杭坑”,成立了璞真鄉里(上海)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除露營這樣的戶外新潮運動外,小紅書還曾重點關注過音樂、小眾品牌穿搭、潮玩、本地異地打卡等內容,希望用源源不斷的新故事,打造獨居壁壘的流量池。
在內容方面,這種對策是成功的。只是,露營已經不如前兩年那么火爆。
有OTA工作人員曾向媒體表示,2023年整個平臺對露營關注比較低,一方面有特色的產品不多,另一方面則是大盤量比起旅游增長較少。
2023年以來,人們有了更多出行選擇,周邊游、跨省游,分走了露營的一部分主力軍,這種新興戶外出行方式,熱度自然有所下降。
另外,小紅書也高估了用戶對小眾垂類商品的購買力。截止到2023年9月6日,在“小綠洲”露營品類、都市運動品類的商品中,僅分別有5款商品、4款商品“最近購買”銷售過千,而騎行、滑板品類商品中,銷量過百都比較困難。業績不佳,也成了小紅書最終放棄“小綠洲”的決定性因素。
對于“小綠洲”關停,在用戶告別信中,小紅書遺憾地表示,“小綠洲”在業務的探索和發展過程中,沒能實現最大化滿足大家戶外需求的預期目標。
加碼本地生活,小紅書不止“小綠洲”
雖然“小綠洲”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加碼本地生活業務,仍然是小紅書的重心。
沒有露營,還有到店、酒旅、美食等,等著小紅書邁出那一步。
原因顯而易見,本地生活是為數不多能利用內容找增量的板塊。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9.5萬億元增長到35.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可達12.6%。而本地生活服務的線上滲透率也將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
2021年年底,抖音高調入局,成立本地生活業務一級部門,主要重心放在了到店業務,后逐漸加碼外賣業務,但近期關注點明顯向酒旅業務偏移。
另外,抖音生活服務近期也進行了一系列組織調整。據晚點LatePost報道稱,抖音集團董事長、商業化負責人張利東開始更多地過問這塊業務;多個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崗位調整;酒旅業務也升級為一級部門,與到店業務(含到店餐飲、到店綜合)平行。
而小紅書注意到本地生活更早,2019年,就已經上線門店詳情展示功能;2020年,邀請各類商家入駐,實現線上店鋪、線下門店關聯。
只是小紅書態度一直謹慎,投入不大,直到2022年,有媒體爆出小紅書酒旅業務GMV目標從1億上升到了10億,徹底揭開了小紅書的野心。
一方面,小紅書在不斷豐富本地生活的品類。有接近小紅書的人士告訴媒體,2022年,小紅書先通過有贊去引進了一部分烘焙店鋪,又開放了部分汽車品牌的4S店維修服務。同時,美容美發、劇本殺等品類也都有在入駐并接入店鋪。
而像“小綠洲”中包含的露營、滑雪、沖浪等潮流運動,也是同一時期小紅書最想做的本地生意,所以選擇了親自下場。
“小綠洲”首頁截圖。
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小紅書的推薦邏輯并非像很多平臺那樣中心化,而是去中心化的,并不關注頭部博主的影響力,而更多地關注筆記的互動氛圍,這也給了更多細分賽道商家較大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小紅書也在有意識地將自身從品牌營銷地轉變為交易閉環平臺,將電商部分完善。小紅書頭部酒旅商家一田一墅曾向媒體透露,2022年年中,小紅書上線了自己花了一年時間研發的小程序框架,商家的數據也正在陸續從百度小程序遷移到了自有小程序。
這也就意味著,從“種草”到“拔草”,小紅書將交易鏈條鎖定在內部,更有利于小紅書實現商業化。
今年,小紅書布局本地生活繼續小步快跑。4月,開設本地生活官方賬號“土撥薯”,發布相關內容運營、扶持政策等信息;5月,上線團購功能,新增到餐部分,平臺已開設本地生活官方賬號,同時還推出了“食力發店計劃”和“探照燈計劃”。
科技自媒體人丁道師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相比于其他平臺,小紅書的核心優勢是“種草”能力,用戶往往是自愿成為內部的互動者、分享者、內容生產者,保持住了社區應有的互動性和黏性。因為有盈利需求,小紅書加強了對本地生活以及年輕人潮流方向的探索,用內容帶動交易,更容易實現商業回報。
只是,丁道師也提到了小紅書的一些弊端,比如客戶服務能力以及資源渠道積累較弱,小紅書選擇和商家合作,或者美團這樣本地生活服務做起來的平臺合作,贏面更大。
小紅書做直播,還不算晚?
而為了更好地從“種草”到“拔草”完成消費閉環,小紅書也攻入了直播電商領域。
晚點LatePost3月曾報道,小紅書整合了電商業務與直播業務,組建了新的交易部,成為與社區部、商業部平行的一級部門。此前電商業務是歸屬于社區部之下的二級部門。
實際上,今年各大電商平臺戰略均有調整。3月,劉強東在京東上線百億補貼。5月,馬云為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一切行動都指向,他們將重新拾起低價武器。
而直播電商崛起的這三年里,早已與“低價”牢牢綁定。過去的薇婭、李佳琦、辛巴、羅永浩身上的一個重要標簽都是在直播間能以全網最低的價格購物。連商家自播的直播間里,主播的話術也幾乎都是清一色以“活動最低價”作為賣點。
相較之下,小紅書反而在弱化低價帶來的誘惑力。
今年1月,董潔為小紅書直播電商帶來了不少話題,因為慢悠悠介紹商品的方式,她被稱為是“一股清流”。同時,她直播間里的商品價格并不低,近五百的羊毛針織外套,近八百的雙肩包,一千多的通勤單肩包,都能證明想在董潔直播間買貨,需要一點門檻。
董潔直播間商品列表截圖。
但即使不靠低價,董潔帶貨也成功了。首秀當晚,董潔銷售額達到300萬,而2月的第二場直播,時長6小時,觀看人次超過220萬,單場直播銷售額更是超過3000萬。
讓小紅書迎來了“直播春天”的,還有“初代名媛”章小蕙。
據網友評價,章小蕙在直播間的風格也是重在分享,凸顯產品價值,并不急于賣貨轉化,這也讓不少人愿意留在直播間中。5月22日,章小蕙在在第一場帶貨直播中就成績斐然,熱度達6億,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鳳凰WEEKLY財經》表示,直播電商是目前流量變現的最主要模式,所以各個具有巨大流量的平臺在進行商業化嘗試時,都會選擇電商。現在的平臺都具有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雖然小紅書起步時間晚于其他平臺,但其用戶并沒有流失,仍然可以利用用戶基礎推出差異化服務。
同時,就像小紅書運營社區內容生態的想法一樣,這里不只要有頭部KOL,也需要有普通用戶共同經營。
8月24日,小紅書在上海舉辦link電商伙伴周“買手時代已來”主題會談。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投入500億流量扶持更多小紅書買手成長,同時投入500億流量來支持商家,幫助他們更好地在小紅書經營。
而這種想法,恰恰與現有電商平臺產生差異。一個更符合生活分享的電商,或許將成為小紅書彎道超車的關鍵。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