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海嘉里”)在創業板公開招股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5.42億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8.70億元。
招股書的披露,引起業界廣泛關注:2018年實現營收超1600億、凈利潤超55億。要知道,A股最貴股票“貴州茅臺”2018年營收僅為333.97億元。
業內人士紛紛預測,益海嘉里的上市,很有可能將取代溫氏股份,成為新的“創業板一哥”。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益海嘉里最大的問題在于毛利比較低。隨著資本端的進一步推動,對益海嘉里整個品類的經營、管理、增長和打造來說,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對于糧油行業中小型區域的企業來說,也會造成比較大的擠壓。
運營主體為外資企業、關聯方交易復雜
益海嘉里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旗下眾多品牌廣為人知,包括“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等。
此次募集資金將用于建設廚房食品綜合、廚房食品食用油、廚房食品面粉等19個項目。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月至3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34.94億元、1507.66億元、1670.74億元和403.51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54億元、52.84億元、55.17億元和8.31億元。
隨著對“千億油王”招股書的披露,大眾對其“幕后豪門家族”也頗為關注。大白新聞注意到,益海嘉里的運營主體實際上是一家被外資控股的企業。創始人是馬來西亞多年來的首富郭鶴年,著名的“亞洲糖王”,在中國旗下還有眾多香格里拉酒店,主營辦公出租的嘉里中心,還有總面積達到了110萬平方米北京國貿。
益海嘉里集團副董事長穆彥魁曾對外表示,“金龍魚要在國內上市,融資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上市之后,金龍魚便能順理成章地變身成為一家地道的國內企業,徹底擺脫外資的限制”。
不過,據招股書顯示,本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公司控股股東 Bathos Company Limited持有的公司股份占公司發行前股份比例為 99.99%。假定發行5.42億股,公司控股股東會持有 89.99%的發行后股權,仍居于絕對控制地位。
彭博公司數據庫則顯示,BathosCompany Limited是一家于1990年在香港地區成立的企業,是益海嘉里旗下公司。而Bathos Company Limited最終控制方為豐益國際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新加坡,是在新加坡交易所市值排名最大的上市公司。只要控制權沒有改變,雖然益海嘉里在A股上市,仍然是被外資控制。
今年一月,益海嘉里正式變更為股份公司,公司名稱也添加了“金龍魚”3個字,沖刺IPO的路上,此舉用意也較為明顯。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益海嘉里還涉及到超過200家的關聯方交易。關聯方交易涉及采購、運輸、資金拆借等多個業務鏈條上的重要環節。不僅金額大,而且交易頻繁。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關聯交易一向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問題,金龍魚能否成功過會,最大的障礙可能就是與母公司豐益國際之間的關聯交易。
毛利低、成本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益海嘉里毛利率處于偏低水平。招股書以多家同行作對比(如上圖),2016至2018年,益海嘉里毛利率分別為11.07%、8.42%、10.21%。同期,京糧控股毛利率分別為7.67%、9.3%、8.96%;西王食品毛利率分別為29.27%、35.59%、36.6%;克明面業毛利率分別為21.81%、22.79%、23.63%;道道全毛利率分別為16.58%、10.8%、12.48%;金健米業毛利率分別為11.33%、10.4%、11.51%。
朱丹蓬表示,由于歸屬民生行業,行業普遍毛利偏低。但大白新聞注意到,相較體量較小的西王食品、克明面業、道道全等,益海嘉里的毛利率顯然也沒有過多優勢。
此外,這位“油王”還面臨成本過高的問題。招股書披露,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月至3月,公司產品原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8.82%、88.99%、89.08%和 88.77%,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
其中,大豆是主要原材料之一。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較高,大豆價格受國際市場行情和國內供需變動情況影響較大。
比如,2019年1月至3月,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南美大豆進口價格上漲,國內豆油行情上漲,再加上當期價格相對較高的豆油采購比例提高,公司大豆及加工品采購價格上升幅度較大。
此外,國內近年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也使得豆粕需求量下降,從而減少大豆需求。能源價格、關稅、匯率變動以及政府價格調控等因素都會對大豆市場價格產生影響。
“由于企業沒有介入太多第一產業,所以沒有全產業鏈運營,原材料對其成本、利潤影響是很大的。”朱丹蓬對大白新聞說。
原材料成本高、受影響因素多,這也就意味著,公司會及時調整價格,否則會直接影響公司產品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
在招股書中,也提示了公司存貨較大風險。公司存貨主要為原材料和庫存商品,考慮到春節消費旺季備貨的影響,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3月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283.04億元、339.94億元、370.88億元和293.24億元,存貨余額較大。
撕不掉的轉基因標簽
金龍魚旗下多款產品使用轉基因原料的問題一直受到公眾關注。此前也曾有多名律師針對金龍魚轉基因標識不清進行公益訴訟。
雖然目前法律并沒有規定轉基因不得食用,但業界對轉基因是否影響人體健康尚無定論,公眾依然對轉基因存在恐慌情緒。
金龍魚食用調和油(現已更名為“食用植物調和油”)宣稱其擁有脂肪酸均衡的“1:1:1黃金比例”,即8種植物油按科學脂肪酸配比調和而成,“平衡營養更健康”。
但金龍魚食用調和油其實有兩個版本,它們名稱、包裝相似,只不過一款有“非轉基因”標識,另一款沒有。二者的配方大相徑庭,卻用著一樣的宣傳語。
中國經營報報道稱,金龍魚食用植物調和油(轉基因)的配料表顯示,轉基因原料高達70%:49%為轉基因大豆油,21%為轉基因菜籽油。
招股書顯示,由于國內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產量無法滿足行業需求,因此進口轉基因大豆、菜籽被較多地應用于壓榨行業,公司也使用了部分進口轉基因大豆、菜籽進行壓榨。
金龍魚曾經對此回應過:“不論是轉基因原料還是非轉基因原料生產的食用油,只要是國家批準使用的原料,都是安全的,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
據公開信息,轉基因大豆價格低于非轉基因大豆,目前市場上轉基因大豆油占80%~90%,并且轉基因大豆出油量大,所以很多調和油會用轉基因大豆油作基底。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