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大部分景點關閉的時刻,2月19日,杭州西湖卻對外開放了。
“入園游客必須出示「健康碼」、測試體溫、佩戴口罩,方可入園。”西湖雷峰塔景點的工作人員向游客表示。
事實上,在杭州就連乘坐公交車、出入小區、超市、上班等公共場所都需要出示「健康碼」,一時間「健康碼」成為出行必備品之一。
門口保安再也不問,“你從哪里來的了”,而是說“請出示您的健康碼”。
這是杭州在全國率先推出的數字化防疫措施,這張「健康碼」2月9日在杭州余杭推出,2月11日杭州市全面推廣,2月19日浙江、四川、海南三省陸續覆蓋支「健康碼」,截止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座城市通過「健康碼」進行數字化防控疫情管理。
“請乘客準備好身份證和「健康碼」,請乘客準備好身份證和「健康碼」。2月15日晚上10點多,小林乘坐的返杭列車緩緩駛入杭州東站,剛走進地鐵站就聽到廣播內循環播放著這段話。
地鐵里一位穿著工作服的人員喊著:“沒有申請「健康碼」的請這邊掃碼申請或在支付寶中搜索「健康碼」申請,已經申請「健康碼」的請出示手機和身份證,這邊核驗通行。”
“申請這個碼很方便幾秒鐘就行,在支付寶搜索「健康碼」然后支付寶默認個人基礎信息,我們只需要自主提交當前城市、是否接觸過新冠或疑似患者、當前健康狀況等信息,再勾選個電子承諾,最后提交就可以了,就可以獲得一張屬于自己的「健康碼」。在杭州進出小區、去上班、去購物都需要出示「健康碼」,這將是我在這個城市通行的電子通行證”,小林說。
據了解,「健康碼」一人一碼,而且是動態碼。如果申請者曾經與確診或疑似病例共同搭乘一班列車,或者來自重點疫區,填寫申請表或健康打卡時有身體不適癥狀等,都可能會影響到健康碼的顏色。
「健康碼」分為綠、黃、紅三種顏色,綠碼,市內亮碼通行;黃碼,實施7天內集中或居家隔離,連續申報健康打卡超過7天正常后,將轉為綠碼;紅碼,實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離,連續申報健康打卡,將轉為綠碼。
“抗疫情最需要有一個本地動態實時地圖,健康、疑似、確診,市民申報健康信息并實時更新,這靠紙做的路條是辦不到的,得靠數字化的'路條'。紙路條是一個個孤島,且只能證明你此時此刻的狀態,但健康碼是動態的,依據政府制定的標準,用戶在健康打卡申報信息后,將各自領取到一張碼,這張碼隨著用戶自己每天的狀況提交,所處區域的變化、健康狀況等因素,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就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戰疫成本。”支付寶高級項目管理專家易治說。
當全國的防疫檢測工作人員手持測溫槍、面帶護目鏡、身穿防護服行走在高速路口、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地鐵站、村口等人流關卡,用“人肉”登記的方式統計來往車輛、來往人口信息的時候,支付寶的產品經理們也已經注意到了這種情況。
“大家就開始在釘釘群熱烈討論,能不能把人肉登記的工作變成在線填報,比如通過支付寶來提高效率。”支付寶產品團隊的寶研說。
于是,散落在全國各地的產品經理們在大年初四就進入了遠程工作狀態,開始搭建初步的產品模型,最初的很簡單,就是一張電子健康卡,在支付寶上填報表單然后提交上去就可以了,但是支付寶的產品經理們總覺得哪里還不夠,經過多次開會討論大年初七「健康碼」的前身“健康打卡產品”的設計DEMO完成了。
2月5號凌晨5點「健康碼」第一個版本誕生,之后就開始了每半小時一迭代的進行優化;2月7日「健康碼」H5發布,2月9日正式登陸支付寶,杭州余杭成為第一個試點城市,隨即在杭州推廣開來,截止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座城落地支付寶「健康碼」。
除了支付寶之外,騰訊也同步加入了「健康碼」的“生產”行列。
騰訊「健康碼」小程序
截止目前,騰訊「健康碼小程序」已經支持超過100多個城市進行數字化防控疫情管理。
直觀來看,騰訊與支付寶申請「健康碼」填寫的內容信息基本相同。
支付寶「健康碼」填寫簡介
在領取「健康碼」入口方面,騰訊與支付寶方面略有不同。
圖左騰訊,圖右支付寶「健康碼」
關于企業復工備案的解決方案,支付寶和騰訊也在同步進行推廣實施。
支付寶將其命名為“碼上復工”,是由釘釘“員工健康”的基礎上升級而來,打通政府復工審批平臺及員工「健康碼」,實現“政府-企業-員工”聯動。企業組織可通過“碼上復工”申報及明確復工標準,從而對員工「健康碼」進行集中收集管理,了解哪些員工可返崗、進入辦公區。
騰訊的復工備案針對個體工商戶、中大型企業、政府側企業復工審核管理人員等用戶提供了不同的備案統計入口。
個體工商戶,推薦使用各地的“疫情服務小程序”提交備案信息;中大型企業主,推薦使用企業微信并添加“企業復工”應用,自主收集排查員工健康信息后,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交復工備案;政府側企業復工審核管理人員,推薦使用“政務微信”,可在移動端快速審批,并及時將審批結果同步給其他單位。
以杭州為例,微博上對「健康碼」的討論聲褒貶不一。有人在質疑「健康碼」的顏色評判維度,有人在質疑「健康碼」的信息準確率,也有人在討論套取綠色碼的技巧,等聲音。
關于「健康碼」的評判維度,白巖松在《新聞1+1》與杭州市委副書記的采訪中曾專門提及此事。杭州市委副書記表示,「健康碼」的評判來源于三個維度,一個維度是空間,根據疫情風險程度,杭州市的大數據公司按照有關數據已經可以精確到鄉鎮(街道);第二個維度是時間,某人去過疫區的次數以及時間的長短,這個與傳染路徑有關聯;第三個是人際關系維度,與密切接人員接觸狀態等個人有效信息,量化賦分后最終生成相應的三色碼。
在他看來,「健康碼」的出現解決了目前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統一了信息收集渠道,目前返回工作地之后需要向社區、單位、區域委會等多渠道填寫復工信息,造成信息分散以及重復填寫;
二是解決了多渠道信息重合的困擾,各個渠道統計入口不同、格式不同,對于重復填寫的人員難以篩查排除;
三是將“死”的靜態數據轉變為實時動態數據,基于大數據系統之下,對于流動人口行走路徑的統計從更有效的管理人口,當疫區人口行走至非疫區時或者疑似管理者隨意外出時能夠快速發現的途徑,如果完全指望「健康碼」控制疫情,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支付寶官方也表示,“綠碼”并非身體健康的唯一證明,也并非一張“肆意的通行證”,在重要進出關卡還是需要配合測試體溫或者出示證件等相關流程。
公開資料顯示,杭州已出現虛假信息填寫者懲罰案例,將16名“造假”人員的綠碼轉為了紅碼,讓其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杭州也首次將個人隱瞞病史納入失信體系,信息公示期為一年。(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郭虹妘,編輯/蔡鵬程)
標簽: 健康碼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