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27日簽署的“禁穆令”迅速引發全球范圍內的批評聲浪。除法國、德國、加拿大等西方盟國提出質疑之外,伊朗等涉事國家迅速出臺反制手段。美國國內28日出現多地抗議,民主黨及民權團體強烈抵制。28日下午,紐約一位聯邦法官發布緊急判決,要求暫停遣返相關國家公民。
1月27日,特朗普簽署了一份名為“阻止外國恐怖分子進入美國的國家保護計劃”的政令,這份政令被民間團體和民主黨稱為“穆斯林禁令”。這份行政令要求,未來90天內,禁止伊拉克、敘利亞、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等七國公民入境美國。另外特朗普還暫停原有的難民接納項目120天,以便對難民進行充分背景核查,而奧巴馬任內啟動的在美重新安置敘難民計劃遭無限期中止。禁令把本財年美國計劃接收的世界各地難民數量減至5萬人,減幅逾50%。
美國科技企業反應強烈
1月28日,美國執法機關開始在各大機場執行該行政令。盡管白宮稱具體政策已提前數周通知國土安全部等相關部門高層,但執法人員似乎并不清楚。美媒報道稱,上述國家公民即使持有合法簽證甚至美國綠卡,也極可能被禁止入境。事實上,就在1月28日,包括費城等數個美國機場就發生多起持有綠卡的穆斯林民眾被禁止入境甚至被拘捕的案例。美媒報道稱,在一些機場,持有歐洲國家護照的上述七國公民也遭同樣對待。民權組織稱,僅28日當天,就至少有200名七國公民在機場遭遣返或拘押,其中很多人是持合法簽證入境的。
鐘愛雇傭移民的硅谷企業對總統令反應強烈。微軟、谷歌、蘋果、臉書、推特、特斯拉、優步等美國知名科技企業28日分別發表聲明,批評“禁穆令”。谷歌新任CEO桑德爾·披猜在給雇員的備忘錄中提到,大約有187名谷歌員工將因此受到影響,“特朗普最新簽署的行政命令令人感到不安,這將使谷歌員工和他們的家庭受到限制,這也為人才入美制造障礙。”該公司要求所有在國外的移民雇員立即返回美國,以免遭到禁令的沖擊。
美國民權自由聯盟等團體28日緊急組織救援和抗議活動。許多律師和民眾前往全美各大機場抗議。一些民主黨國會議員前往各機場,解救因“禁穆令”而可能被拘捕或遣返的民眾。紐約市出租車司機聯盟同天也決定拒絕從肯尼迪機場載客一小時,以表示對“禁穆令”的反對。在芝加哥,大量示威者臨時關閉了奧黑爾機場國際大廳外的道路,數百民眾要求機場釋放13位遭拘捕的國際旅行者。民主黨籍的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則要求特朗普政府釋放上述被拘捕者。
特朗普號稱“秩序井然”
紐約州聯邦法官康納利28日發布緊急判決,暫停遣返由于特朗普總統行政令而被禁止入境的七國公民。判決稱,如果這些來美難民、簽證持有者及其他公民被遣返,將造成“持續而不可修復的傷害”。判決稱,對持合法證件進入美國的七國公民采取“保持現狀”措施,既不允許其入境,也不允許將其遣返原籍國。但判決無法推翻特朗普的“禁穆令”。
標簽: 禁穆令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