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首批25家科創板將迎來集中解禁期 7月科創板解禁市值逾2200億元

發布時間:2020-07-15 11:35:36 來源:深圳商報 責任編輯:caobo

科創板開市即將滿一周年,首批25家科創板部分限售股將迎來集中解禁期。根據WIND統計顯示,7月科創板解禁市值高達2226億元,為科創板年內最大解禁月份。首批科創板解禁壓力集中在7月22日,解禁規模高達2183億元,占全月科創板解禁規模的98%。

具體來看,中微公司、瀾起科技、虹軟科技、睿創微納、西部超導解禁市值超百億元。其中,解禁市值最高的是中微公司,最新總市值達1440億元,公司共有1.94億限售股22日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高達522億元。數據顯示,解禁比例相對較高的公司有西部超導、天宜上佳、虹軟科技、容百科技,解禁股份占總股本比例均超50%,解禁壓力較大。

8日晚間,睿創微納、天準科技2家公司率先發布首次公開發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睿創微納公告顯示,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分為兩部分,共計1.7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9.13%。其中,戰略配售300萬股,股東數量為1名;除戰略配售外,其余上市限售股數量為1.71億股,股東數量為84名。

記者注意到,85名限售股股東中不乏重量級創投機構,如深創投持有限售股2168.83萬股,占總股本的4.87%。

日前,上交所發布了科創板減持實施細則。從細則來看,大部分解禁股份的減持需遵守“慢走式減持”規定,且兩類股東需要預披露。根據減持細則要求,持股5%以上股東、董監高需在減持公告發布日15天后才能減持,且前者采取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還需遵守“90天內減持股票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的規定。同時,持股5%以下的首發前股東,采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的,也需遵守“90天、1%”的規定。

對于科創板解禁,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張馨元表示,“部分個股解禁規模占其流通市值比重較大,短期或面臨較大流動性壓力。相比首批創業板,首批科創板解禁收益率更高、解禁市值占比也更高,科創板解禁高峰會形成供給壓力沖擊,或對科技股形成一定擾動。不過,總的來看,大幅沖擊的可能性較小。一是解禁效應,解禁前心理沖擊或大于實際減持效應;二是歷史經驗,解禁高峰并不一定造成市場大跌;三是減持行為,解禁后并不一定在當月就減持;四是借鑒首批創業板,大規模解禁并未對市場形成大幅沖擊;五是減持安排,多元化減持方式助于緩解壓力;六是資金供給,科創50指數推出等吸引增量資金。”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指出,“一方面,解禁對市場或有短期沖擊,但影響相對有限,反而可能是‘黃金坑’;并且,伴隨解禁落地,流通籌碼擴容,將為機構集中增配科創板提供入場機會。未來,伴隨科創板指數出爐、科創板基金發行、以及存量資金增配,科創板有望迎來巨幅資金定向增配。因此解禁若帶來‘黃金坑’,很可能成為三季度‘科創牛’的起點,看好其帶動科技板塊成為市場主線。”

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標簽: 市值 解禁

上一篇:逾30億股小米股票將解禁 市值蒸發近3千個億?
下一篇:互聯網“老大”的較量 阿里與騰訊市值對飚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