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繁瑣的家務中,“洗碗”絕對算得上是一件令人自動生出拖延癥的事情。油膩的鍋碗瓢盆、頑固難去的污漬、遺留的食物殘渣……種種要素疊加在一起令人抓狂。洗碗這件事既是吃完飯后的必備動作,也是無數(shù)家庭劇中會展現(xiàn)的生活場景。然而,就是這樣習以為常的小事,背后也有一些學問哦!
這樣洗碗,不安全
生活中,人們在餐后總喜歡將所有用過的碗都摞放在一起,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在無形中增加了洗碗的工作量。有些原本不那么臟的碗,反而變得內外都沾上油。對此,曾有專家建議人們可以將碗盤分類放,并
采用分類洗碗法
,像那些盛粥、裝水果涼菜等沒有油的碗,可以趁著水分沒干,立即沖洗干凈;沾滿油污的則可以加上洗潔精,徹底清洗。
有人覺得吃過的碗,泡一泡會更干凈,也更好洗。因此許多人在飯后,會把碗泡在水池中長時間泡著不洗,甚至持續(xù)到第二天。實際上,這樣的做法為細菌的大量繁殖創(chuàng)造機會。飯后,食物殘渣開始發(fā)酵,大量微生物滋生,還會伴隨異味產生。遇上天氣炎熱,則更是難聞。因此在清洗碗和廚具餐具的時候,要注意速度,
鍋可以在鍋底還有余熱時加溫水,更容易清理,碗筷用熱水泡10分鐘即可清洗。
洗碗時,還有一個普遍的誤區(qū),就是洗滌劑的用法。有人將洗滌劑直接涂碗上,認為這樣去油污能力更強,或者認為洗滌劑越多越好,不加節(jié)制地使用。但這樣不僅浪費大量水源,濫用的洗滌劑也會造成水污染。一旦沖洗不干凈,人體攝入洗滌劑后會引發(fā)腹瀉等腸胃不適。洗碗時,
可以將幾滴洗潔劑滴到半碗水中,用洗碗布蘸著稀釋后的水來刷碗,沖洗后放在另一個漏籃中,最后再用清水沖干凈并控干。
中國人的廚房總是偏好熱鍋熱油、大火爆炒。這樣一來,殘羹冷炙中的余油含量很高,一些油往往會被倒入下水道。但是看似順手的動作背后,也有隱患。假如下水道沒有安裝水油分離裝置,那么這些油污很有可能堵塞水管,因此
盤中剩下的余油最好直接倒進廚余垃圾桶,或者用廚房紙、吸水紙擦掉。
下次洗碗這樣洗
針對以上種種洗碗誤區(qū),我們也給出一些科學洗碗的方法。除了要及時清洗、徹底清洗外,
流水沖洗
是很有效的辦法。自來水管道中的水本身已過濾消毒,所以碗筷最好在水龍頭上用流動水清洗。腸道傳播疾病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如沙門氏菌、變形桿菌、副溶血弧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等。這中間的很多細菌容易附著在餐具上,洗潔精并不能起到抗生素那樣強力滅菌的作用。因此洗碗的時候先將油污清洗掉,然后再用流動水將碗筷里外上下徹底沖洗干凈。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再用100℃的開水將碗筷燙一下,將有害微生物扼殺在最后一步。
同時,也要注意洗碗布的選擇。人們總是忽略它的作用,要么洗碗布當“萬能布”,擦完碗、擦桌子、擦灶臺,一塊布反復使用,四處流竄,成為移動的細菌培養(yǎng)皿。有調查顯示,20%的洗碗布內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足以導致疾病的細菌。隨著氣溫的升高,這樣的洗碗布因為清潔不徹底、混亂使用,更容易滋生大量的細菌,導致“二次污染”,影響人們健康。因此,
要給洗碗布界定職責,專用洗碗
。使用之后,還應用洗潔精和清水徹底洗凈,掛在通風處自然晾干,不用時可放在陽臺上接受陽光暴曬。出于健康與衛(wèi)生的要求,可以每兩天加熱消毒一次,用開水煮沸10-15分鐘;或把清洗后的洗碗布放在微波爐里用中火加熱3-5分鐘,
注意必須是濕的洗碗布,且加熱時間千萬不能過長,否則洗碗布干燥容易發(fā)生火災
;最好每月更換一次。
在洗碗布材質的選擇上也有講究,
可選用親水性和排油性較強的純木纖維洗碗布,或者干凈的純棉毛巾和紗布口罩。
鋼絲球和化纖材料不可以代替洗碗布,因為它們的碎屑容易附著在餐具上,進入人體內滯留在胃腸道內引起相關疾病。目前,很多環(huán)保團體推薦絲瓜絡作為洗碗布,一方面其粗纖維刷洗效果好,另一方面天然的材質也很放心。
總之,洗碗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面對的事情。出于安全的考慮,避免錯誤的洗碗方式,多學習科學的洗碗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下次洗碗,可要洗之有效,別再白洗啦。
作者:程方潔
文字審核:柏雙玲
科學性審核:武新勝 解放軍第三七一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參考來源: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
本文來自:中國數(shù)字科技館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wǎng) - 科普類網(wǎng)站
聯(lián)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wǎng)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wǎng)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