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聚焦:測量恒星離我們的距離

發布時間:2022-07-07 05:52:05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館 責任編輯:caobo

午休后,開開正在書房里學習,爸爸坐在沙發上喝茶看書,享受著下午愜意的時光。

“爸爸,我有個問題想問問您。”開開從書房走過來問道。


(相關資料圖)

爸爸的臉慢慢地從書后面露出來,看著開開說:“噢?開開又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問題了?”

“爸爸,我看書的時候想到個問題,我們是如何知道地球與某顆恒星間的距離呢?”開開一臉費解的看著爸爸,“比如說地球夜空中能看到的最亮恒星——天狼星,書上說我們距離天狼星差不多有8.6光年,這個距離是怎么得出來的呢?”

“是這樣的,通過望遠鏡觀測,我們知道恒星的顏色多種多樣,這是因為恒星的溫度也是不一樣的,溫度最高的恒星呈藍白色,溫度最低的為橙紅色。”爸爸開始認真地講道,“通過分析恒星光的組成顏色,可以了解到恒星的組成成分和它的運動速度。再通過對位置的精確測量,天文科學家們就可以測量出地球與恒星間的距離,甚至還可以預測數千年后恒星在天空中的行進路徑。”

“為什么通過恒星的顏色就可以分析出這么多的數據啊?”開開問道。

“這個問題啊...”爸爸放下了手中的書,摸著下巴說道,“涉及到兩個概念,一個一個說吧。”

“嗯,您說吧,我認真聽著呢。”開開一臉期待的說著。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光譜。光實際上是由波長長短不一的電磁波組成的。我們通過一個類似棱鏡作用的光譜儀,可以把光分解成不同的波長,由這些不同波長形成的色帶就是光譜。”爸爸認真地講著,“恒星大氣中的元素會吸收某些波長的光,在光譜中留下顏色偏暗的吸收線,也叫譜線。在恒星的光譜中,譜線的波長會受到恒星運動的影響,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多普勒效應?那是什么意思啊?”開開不解道。

“這就是爸爸要說的第二個概念。”爸爸繼續說道,“多普勒效應是指當你和波源有相對運動時,你接受到波的頻率與波源發出的頻率并不相同的現象。”

“我不太理解這個,您能講詳細一點嗎?”開開問道。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吧,這樣你就明白了。”爸爸看著開開說道,“當你在鐵路邊上聽火車由遠而近的汽笛聲時,汽笛的音調總是由高音到低音變化的。我們知道聲波頻率高時音調就高,頻率低時音調就低。若火車靜止汽笛不斷發出固定頻率的聲波,我們聽到的音調便固定。若火車向我們移動,由于它此時具有速度,它便等于在追趕它發向我們的第一個波峰,同時又發出第二個波峰,這就等于縮短了波長,增加了頻率,因此聽到的音調就高。同樣,它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波長被拉長,頻率降低,聲音便低沉。”

“那這個和地球與恒星的距離有什么關系嗎?”開開有點疑惑。

“當然有關系,這個規律不僅在聲波上適用,也同樣適用在光波上。還記得剛剛講的光譜和譜線嗎?”爸爸說道,“當恒星向地球移動時,波長將會縮短,譜線會向光譜的藍端移動,也叫藍移。當恒星遠離地球,波長就會變長,譜線就會向光譜的紅端移動,叫紅移。通過測量波長的變化,天文學家就能計算出恒星的速度、和地球的距離等信息了。”

“謝謝爸爸,我懂了,但還需要再去消化一下您講的這些知識。”開開似乎明白了。

“嗯,開開真好學啊,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再來問爸爸吧。”爸爸說完繼續看書了。

【知識卡】測量恒星離我們的距離

多普勒效應是空間本身不變化,光源相對于觀測者運動而造成的。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本星系群中的那些河外星系的紅移和藍移,都是多普勒效應的表現。本星系群之外的河外星系都只表現出紅移,而且遵從哈勃定律,離我們越遠的紅移越厲害,這種宇宙學紅移,不是多普勒效應造成的,而是空間膨脹造成的。由于空間膨脹是廣義相對論的結論,是時空彎曲的一種動力學效應,所以宇宙學紅移本質上屬于“引力紅移”。

標簽: 多普勒效應 本星系群 宇宙學紅移 河外星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