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焦點關注:「媒眼看世界」基因技術也不可能超越倫理道德

發布時間:2022-07-26 16:41:07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館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好的科幻電影歷久彌新,不會過時。科技的發展不僅不會讓一部經典的科幻電影失色,反而會讓人們在新的科技背景下對影片內容產生更深入的思考、更現實的討論。《千鈞一發》就是這樣一部常看常新的經典科幻電影。

《千鈞一發》上映于1997年。在電影演繹的未來世界中,基因技術發達,經過基因篩查和編輯誕生的人英俊、健康、聰明,而自然受孕降生的人因具有各種基因缺陷,則有可能會增加患有先天疾病或某種疾病的概率,還會使預期壽命縮短。在這個社會里,人們通過基因的優劣來判斷一個人的優劣,基因優秀的人才有資格獲得好工作,擔任重要職位。

影片主角文森特是一位由父母自然孕育的人,由于基因缺陷而患有近視和心臟病,并被醫生判定活不過30歲。他夢想進入招募航天員的戛塔卡公司,期望成為一名宇航員進行太空旅行,但戛塔卡公司只招收“基因精英”,于是他與基因完美卻因事故致殘的杰羅姆進行了一次交易,利用后者的血液和尿樣等進入了戛塔卡公司,在付出了遠超他人的艱苦努力之后卻遇到了預料之外的事—被卷入了一場發生在戛塔卡公司的命案。

從今天的視角來看,某種程度上構建這部電影描繪的未來世界所需的基因技術已經基本實現,比如我們已經在臨床上應用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這種技術是在試管嬰兒技術的基礎上,利用基因技術對胚胎的遺傳物質進行染色體或基因分析,選擇染色體數目和結構正常、不具有遺傳病基因的胚胎進行移植,幫助夫妻孕育健康的寶寶。目前,這類以規避遺傳病、生育健康寶寶為目的的基因診斷是社會認可與支持的。但未來社會如果超越了這個范疇,當基因技術開始向身體特征定制發展,開始致力于創造比一般嬰兒更加健康、更加優秀的嬰兒時,基因歧視就有可能成為現實,世界就有可能向著影片《千鈞一發》所描繪的樣子發展。

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擁有基因缺陷的嬰兒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嗎?在工作和生活中,先天基因更重要,還是一個人的態度和努力更重要?擁有缺陷基因的人就不可能取得與擁有健康基因的人一樣,甚至更高的成就嗎?要知道,愛因斯坦患有閱讀障礙,梵高患有精神疾病,周杰倫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這些疾病都有遺傳因素,如果他們在最初被父母拋棄,那么這世界在少了病患的同時,卻也少了如此優秀的科學家、畫家、音樂人……

影片最后發生在戛塔卡公司的命案真兇落網,文森特擺脫了殺人嫌疑,并且憑借自己的頑強、勇敢、真誠贏得了身邊人的理解與支持,最終成功登上了前往泰坦星的宇宙飛船,掙脫了基因歧視的枷鎖,實現了自己的太空夢想。

審視基因技術,影片中的一句臺詞道出真諦:“命運是沒有基因的”。重視個人的品德、努力而非出身,尊重每個人的夢想并為所有人提供同等的機會,是這部影片留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作者:盧志浩 中國科技館展品技術部工程師)

(本文轉載自:《科普時報》2022-7-22(第2版)“媒眼看世界”欄目)

標簽: 基因技術 千鈞一發 基因缺陷 未來世界 一個人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