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直播帶貨頂流再翻車 李佳琦初普美容儀涉嫌虛假宣傳罰款30萬元

發布時間:2021-08-16 08:05:31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caobo

據2021年天貓“6·18”數據顯示,“6·18”大促預售啟動僅一小時,初普TriPollar的家用美容儀就以超2.6萬件的預訂數量成為預售首小時最熱單品。此外,雅萌美容儀以及Ulike脫毛儀則分別占據了預售首小時榜單的第五位和第七位。

或許是疫情的原因,在家美容的理念使得家用美容儀市場發展前景好,又或許是“6·18”活動美容儀展現出的巨大市場需求吸引了投資者,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21年上半年就有多個美容儀品牌進行了融資,VC/PE排隊入場。其中在7月更是有4個品牌獲得融資。

自2021年初開始,智能家用美容儀器研發商CosBeauty可思美就完成了由小米移動、順為資本、信之源等投資的近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隨后包括BIOLAB、飛莫、inFance、AMIRO、mesmooth等在內的美容儀品牌也先后獲得了不同數額的融資。在諸多的投資方中,小米和騰訊的跨界投資尤為引人注意。

誠然,資本涌入能夠為美容儀品牌提供資本進行技術鉆研、科技升級等,從而為我國的美容儀市場發展帶來增益,進而搶回國際品牌占據的市場。從美容儀市場及融資情況我們也可以發現:當前美容儀市場的情況為國際大牌勢頭穩固,同時國內新銳品牌開始發力。這離不開資本加持的幫助。

缺乏統一標準

初普美容儀產品問題頻發只是整個家用美容儀市場亂象的縮影。據悉,目前家用美容儀市場存在著各種虛假宣傳、質量安全等問題。天眼查數據顯示,有近350家家用美容儀相關企業產生過法律訴訟。

此前,央視曝光了市面上熱銷的Refa、Notime等品牌10多款家用美容儀存在質量安全問題,譬如存在溫控不標準,易造成燙傷等問題。深圳消費者委員會2020年評測了5款微電流型(沒有發熱功能)家用美容儀和5款電離子型(帶發熱功能)家用美容儀樣品,其中有2款電離子型美容儀樣品的功能表面溫度大小及均勻性測試項目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有可能會導致低溫燙傷皮膚真皮層的風險。

此外,無證經營也成為家用美容儀市場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據悉,2019年4月,廣州市迪美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因通過線下業務和淘寶網店銷售的808系列半導體冰點脫毛儀產品未取得二類產品經營備案或三類產品經營許可,被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8000余萬元的罰款。

種種亂象的背后是標準的缺失。在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看來,家用美容儀市場問題頻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家用美容儀目前處于成長階段,法律法規不完善,行業標準還未制定,這就使得很多渾水摸魚的企業在宣傳方面弄虛作假,有些產品效果被夸大。

據了解,目前國內家用美容儀相關的標準主要還是按照常規小家電對待,主要涉及《GB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T36419-2018年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GB4706.1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等。其中專門針對家用美容儀制定《GB/T36419-2018年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只是團體標準。業內人士表示,團體標準只是推薦標準,并不具有強制性。

不過,在2018年8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將強脈沖光(IPL)脫毛儀正式列入二類醫療器械管理范疇,并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的IPL脫毛類產品將不得生產、進口和銷售。但除了IPL脫毛儀被納入“械字號”管轄外,其他絕大部分家用美容儀依然沒有固定的標準。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

標簽: 直播帶貨 李佳琦 初普美容儀 虛假宣傳

上一篇:國美在電商布局上拿出“重出江湖”氣勢 爭奪第三方商家資源
下一篇:醫美項目走進直播間 醫美帶貨存在風險隱患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