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植物界的大熊貓”!云南發現兩個漾濞槭新種群

發布時間:2022-04-21 14:59:4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漾濞槭因種群及個體數量稀少,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近日在云南省文山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開展槭屬植物野外調查時,發現了兩個漾濞槭新種群。

槭屬植物是北溫帶森林落葉樹種的重要基礎樹種,在園林園藝和城市綠化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種子還可提取神經酸。漾濞槭是華南植物園陳又生研究員2003年發表的槭屬植物新種,被列為云南省第一批20個亟待拯救和保護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之一;在2021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被納入II級重點保護。

此前發現的種群僅在云南大理的漾濞縣和云龍縣境內,全部個體僅746株。此次在云南文山老君山、景東無量山發現的新種群,均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已經過陳又生研究員確認。其中,文山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漾濞槭種群最大,約80余株,胸徑最大者達133厘米,伴生有野核桃、水青岡、水青樹、房縣槭、云南金錢槭、竹類等物種。景東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的漾濞槭種群有30株,胸徑最大者達48厘米,伴生有白檀、房縣槭、扇葉槭、核桃等物種。

此次雖發現新種群,但其個體總數仍不足1000株。值得一提的是,新發現的漾濞槭種群內存在變異,尤其是部分個體葉背有毛被性狀。

槭屬植物形態多樣性高,很多個體有花時無葉、有葉時無果,鑒別困難,也給槭屬植物的野外工作帶來了困難。“新發現暗示漾濞槭的適生范圍比較廣,這對研究物種的生態適應性、應對未來氣候變化和人為干擾下的環境變化等都有重要價值。同時也表明野生植物本底調查與挖掘還需深入,未來可在種群周邊更大范圍展開調查。”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介紹說,隨著更多的野外調查,人們對野生植物資源本底的認識將越來越清晰。(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標簽: 植物界的大熊貓 漾濞槭新種群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槭屬植物

上一篇:科研人員成功開發出智能新材料:仿生向日葵管狀液晶驅動器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