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losimus eximius蛛群 圖片來自于文章:A variable refractory period increases collective performance in noisy environments
群體狩獵蜘蛛不只存在于你噩夢中。雖然大多數蜘蛛喜歡獨居生活,但在已知的大約5萬種蜘蛛中,有20種是群居生活的。一種名為Anelosimus eximius的蜘蛛就生活在由多達1000只蜘蛛組成的超大群體中,它們一起織出長達數米的蛛網。當獵物落入它們的網中時,這些群居蜘蛛會協同攻擊獵物,這使得它們能捕獲比單獨捕獵得到的更大的獵物。直到現在,這些蜘蛛是如何進行這種有組織的攻擊的仍然是個謎。
研究發現,蜘蛛利用巨大蛛網的振動來編排一種同步的群集過程。
法國圖盧茲大學動物認知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n Animal Cognition,CRCA)的研究員Raphael Jeanson是該有關社會性蛛形綱動物新研究的資深作者。他說:“奇妙的是,這些蜘蛛中沒有領導人物。”相反,每只蜘蛛都會獲得相同的信息,從而整個蜘蛛群得以協調他們的進攻。
當蛛群攻擊時,它們通過同步兩個運動階段來沖向獵物:接近掙扎的獵物和靜止不動。這使得它們能夠掌握接近獵物的時間,以便所有的蜘蛛能同時發動進攻。
通過對這種協同攻擊的實地觀察和計算機模擬,Jeanson團隊發現蜘蛛的攻擊幾乎完全是由共同的蛛網的振動引導的。
Jeanson在Live Science雜志采訪中說道:“一旦獵物落在網中就激起了蜘蛛的運動,但過一段時間,它們會都停止了幾毫秒,然后再次開始移動。”
在將一只死蒼蠅粘在振動發生器末端來引誘蜘蛛后,研究人員發現捕食行為實際上是由無助的獵物的掙扎引發的。然而,這并不能解釋蛛群的協調運動。
蜘蛛個體對不同振動響應的概率 圖片來自于文章:A variable refractory period increases collective performance in noisy environments
因此,科學家們需要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模擬該過程。模型表明,雖然獵物的振動可能會觸發蜘蛛最初的運動,但真正協調這些捕食者進攻的是蜘蛛群體本身發出的振動。當每只蜘蛛感覺到獵物的振動時,它們就開始移動。但當數百只蜘蛛聚集在一只正在掙扎的昆蟲身上時,它們腳步發出的振動也會通過蛛網纖維傳導,從而模糊了被困食物的聲音。
噪音 圖片來源:Pixabay
“這有點像你在一個房間里和一群人聊天,”Jeanson說。對于蜘蛛來說,它們走的每一步都會發出噪音。然后它們必須停止移動來傾聽獵物的聲音,以確保它們仍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掙扎的獵物越是安靜,蜘蛛就越難協調它們走走停停的動作。當研究人員振動蛛網然后移走誘餌時,蛛群的反應是向獵物移動,但隨后每只蜘蛛都必須停止移動以“傾聽”獵物蠕動的信號。科學家們發現,如果獵物的振動更強烈,蜘蛛群就不需要那么安靜,它們的同步性就會因此降低。
該研究發表在3月7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撰文:Cameron Duke,Live Science雜志生命科學專欄的特約作家。他還為New Scientist、MinuteEarth和Discovery"s Curiosity Daily Podcast撰稿。他在西卡羅萊納大學獲動物行為學碩士學位,并在北科羅拉多大學教授生物學。
翻譯:馬孔碩
審校:張欣怡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