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積極對接巴彥淖爾市,專班調度、推進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工作,促進河套灌區種業高質量發展。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是明確細化任務??萍紡d和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推進工作專班多次召開會議,指導巴彥淖爾市研究編制《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并分解重點建設任務,明確關鍵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壓實屬地責任。
二是出臺支持政策。自治區出臺“科技興蒙”30條和《關于支持建設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自治區每年安排5000萬資金,連續5年支持農高區建設。7月以來,自治區科技廳指導巴彥淖爾市草擬了《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內蒙古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優惠政策》,目前正在征求自治區各有關部門意見。
三是開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2020—2022年科技廳連續三年支持農高區創新能力建設經費1.5億元。以河套灌區生態農牧業發展為主題,圍繞農畜種質資源收集與新品種選育研發推廣、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技術、“8+N”科研合作平臺建設及高層次科研人才引進、現代農牧業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等領域,組織實施黃河流域西北地區植物種質大數據平臺及特色種質資源開發利用;區域性多羔肉羊選育及飼草料高效優化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黃河流域硬質小麥產業化能力提升等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自主培育的巴麥13號小麥品種通過國審,巴美肉羊成為國內首個肉羊專用品種。
四是搭建“一院四中心”創新平臺。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設河套灌區中農大研究院;依托中國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建設河套硬質小麥技術創新中心、肉羊技術創新中心;依托中國農科院、江南大學等專家團隊,建設向日葵技術創新中心;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合作,建設河套灌區土壤地力提升技術應用推廣中心。
五是推進產業項目,打造產業集群。農高區現已集聚兆豐面業、草原宏寶、美洋洋、鼎業、關爾等一批以小麥、肉羊、向日葵為主導的全產業鏈龍頭企業。目前,正在建設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種質基因庫和現代產業園;富川肉羊精深加工項目屠宰加工生產線已建成并試運行;羊血提取免疫球蛋白生產車間及生產線已同步建設完成;大北農年產12萬噸反芻飼料項目建成投產;農高區大數據平臺項目完成平臺云服務器購買,并發布設備及軟件采購意向,正在進行軟件開發。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立足“國家隊”定位,緊盯“三區三高地”目標,規劃實施“五個十”重點任務。
一是搭建十大科技創新平臺。與中國農業大學、中科院、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大學、江南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校合作共建中國農業大學河套灌區研究院,硬質小麥、肉羊、向日葵、玉米、牧草、果蔬、食品、土壤地力提升、農業高效用水等10個技術創新中心。
二是開展十項關鍵技術攻關。聚焦關鍵技術難題,采用“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等形式,在種業振興、產業鏈延伸等方面,開展10項關鍵技術攻關。
三是建設十大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基地。圍繞創新鏈部署產業鏈,建設萬畝硬質小麥、十萬只肉羊高效養殖、萬畝鹽堿地改良和耐鹽作物試驗、萬畝果蔬高效種植、千畝農作物看禾選種等10個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基地。
四是推動十大重點項目建設。推動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小麥和肉羊精深加工、黃河流域西北地區種質基因庫、向日葵產業集群、國家骨干冷鏈物流、高標準智慧生態農牧場等10大重點項目建設。
五是實施十項重點工程。實施人才引育、精準招商、產業提升、品牌建設、創業孵化、交流合作、產業融合、面源污染治理、信息化建設等10項重點工程。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